科普达人 科普达人

医师

科普知识大全 全科

2025
04/28
04:21
贡献

结石是怎么形成的

结石是一种常见的病理产物,在人体多个器官都可能出现,如肾结石、胆结石等。其形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多种因素,以下为您详细介绍:

代谢异常

人体的新陈代谢对于维持内环境稳定至关重要。当某些物质的代谢出现异常时,就可能导致结石形成。

钙代谢异常:钙是结石的主要成分之一。高钙血症(血液中钙浓度过高)是引发结石的重要因素。这可能由于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甲状旁腺激素分泌过多,促使骨钙溶解进入血液,导致血钙升高,过多的钙通过肾脏排泄时,就容易在肾脏等部位沉积形成结石。另外,长期卧床的患者,由于骨骼缺乏应力刺激,骨质脱钙,大量钙进入血液,也会增加结石形成的风险。

草酸代谢异常:草酸也是结石的常见成分。原发性高草酸尿症是一种遗传性疾病,患者体内草酸代谢酶缺乏或活性降低,导致草酸生成过多,从肾脏排出后,极易与钙结合形成草酸钙结石。此外,饮食中草酸摄入过多,如大量食用菠菜、甜菜、坚果等富含草酸的食物,也会使尿液中草酸含量升高,增加结石形成的几率。

尿酸代谢异常:在嘌呤代谢过程中,最终产物尿酸若代谢出现问题,可引发高尿酸血症。当血液中尿酸浓度过高时,尿酸会以尿酸盐的形式析出,沉积在肾脏等部位,形成尿酸结石。痛风患者由于体内尿酸代谢紊乱,就经常伴有尿酸结石。

局部因素

除了代谢异常,身体局部的一些情况也会促使结石形成。

泌尿系统梗阻:泌尿系统任何部位的梗阻都可导致尿液引流不畅,尿液在局部潴留。例如肾盂输尿管连接处狭窄、前列腺增生等,会使尿液在肾盂、输尿管等部位停留时间过长,其中的成石物质浓度逐渐升高,达到过饱和状态后就容易结晶析出,形成结石。

尿路感染:某些细菌能够分解尿素产生氨,使尿液碱化。在碱性环境下,钙、镁等离子更容易形成磷酸盐、碳酸盐等难溶性盐类,这些盐类沉积下来就会形成结石。而且细菌及其产生的物质还可以作为结石形成的核心,促进结石的生长。

异物:泌尿系统内的异物,如长期留置的导尿管、输尿管支架等,会破坏尿路黏膜的完整性,为成石物质的沉积提供了附着点。这些异物周围容易形成尿液淤滞,有利于结石的形成。

药物相关因素

某些药物在体内的代谢过程也可能与结石形成有关。

氨苯蝶啶:这是一种保钾利尿剂,它在尿液中的溶解度较低。长期使用氨苯蝶啶,药物在肾脏排泄过程中容易析出结晶,形成结石。

磺胺类药物:磺胺类药物及其乙酰化产物在酸性尿液中溶解度较低,容易在肾小管、肾盂等部位析出结晶,进而引发结石。所以在使用这类药物时,通常需要患者大量饮水,碱化尿液,以降低结石形成的风险。

结石的形成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了解结石形成的原因,有助于我们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措施,降低结石的发生率。

相关文章

喝牛奶出现腹泻是怎么回事 如何预防
肠胃不好的人群,在日常的饮食生活上,大家需要做好预防,因为不注意的时候,就会出现腹泻的问题。导致的腹泻的原因是肠胃的问题,还是因为乳糖不耐的问题导致的呢?对于这样的情况,该怎么样做好改善呢?...

科普知识大全 科普达人

4915次阅读 2019-07-31

大便有血是怎么回事
大便有血,医学上称为便血,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症状,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以下为您详细介绍:一、肛门疾病痔疮:这是便血最常见的原因之一。内痔通常以便血为主要症状,便血的特点是在排便后出现点滴状或喷射状出血,...

科普知识大全 科普达人

491次阅读 2025-04-30

酒精中毒性脑病
酒精中毒性脑病是由于长期大量饮酒导致的中枢神经系统严重损害,引发一系列神经精神症状的综合征。它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认知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病因及发病机制酒精及其代谢产物对...

科普知识大全 科普达人

245次阅读 2025-04-29

母乳性黄疸怎么办
母乳性黄疸是指母乳喂养的新生儿在生后3个月内仍有黄疸,表现为非溶血性未结合胆红素增高。以下是针对母乳性黄疸的一些处理方法:1.继续母乳喂养对于大多数母乳性黄疸的宝宝,不需要停止母乳喂养。一般在出生后2...

科普知识大全 科普达人

94次阅读 2025-04-26

什么东西最养胃
养胃对于维持胃部健康至关重要,以下为您详细介绍多种养胃食物。粥类小米粥:小米富含维生素、矿物质以及膳食纤维。其性温,具有健脾和胃的功效,特别适合脾胃虚弱者。小米粥质地柔软,易于消化吸收,不会给胃部增添...

科普知识大全 科普达人

369次阅读 2025-0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