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一直吐奶是让家长们十分担忧的问题,以下为您介绍一些处理方法:
1.正确的喂奶姿势
喂奶时应将宝宝斜抱,使其身体呈45度左右。这样能利用重力作用,让奶液更好地流入胃内,减少吐奶几率。比如母乳喂养时,妈妈可以坐在舒适的椅子上,将宝宝斜躺在怀里,宝宝的头、肩部略高于身体;奶瓶喂养时,奶瓶应保持适当倾斜,奶液要充满奶嘴,防止宝宝吸入过多空气。
2.控制喂奶量和速度
宝宝的胃容量较小,喂奶量不宜过多,要遵循少量多次的原则。不同年龄段的宝宝胃容量不同,例如新生儿胃容量约为30 60毫升,1 3个月宝宝胃容量约90 150毫升。喂奶速度也要适中,母乳喂养时如果乳汁分泌过快,妈妈可以用手指轻轻夹住乳头,控制乳汁流出速度;奶瓶喂养时,要选择合适的奶嘴孔大小,避免奶液流出过快。
3.喂奶后拍嗝
喂奶后要及时给宝宝拍嗝。将宝宝竖直抱起,让其头部靠在家长肩部,一手托住宝宝的臀部,另一手呈空心状,由下向上轻轻拍打宝宝背部,一般拍3 5分钟,直到宝宝打出嗝为止。这样能排出宝宝胃内的空气,减少吐奶。
4.调整宝宝睡眠姿势
宝宝睡觉时可适当抬高上半身,将床垫头部垫高15 30度,采用仰卧位或侧卧位。侧卧位能防止吐奶时奶液误吸入气管,引发窒息或肺炎等危险情况。注意要经常给宝宝更换侧卧方向,避免头型睡偏。
5.注意喂奶环境
喂奶时要尽量保持周围环境安静,避免宝宝分心而吸入过多空气。同时,喂奶前不要让宝宝过于哭闹,因为哭闹会使宝宝吸入大量空气,增加吐奶的可能性。
如果宝宝吐奶频繁且呈喷射状,吐出的奶液带有黄绿色或血丝,同时伴有精神萎靡、食欲不振、发热等症状,这可能是由疾病引起的,如胃肠道感染、先天性幽门肥厚狭窄等,应立即带宝宝去医院就诊,以免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