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达人 科普达人

医师

科普知识大全 全科

2025
04/21
14:36
贡献

新生儿肺炎护理

一、环境护理

保持病室温度在 22 24℃,相对湿度维持在 55% 65%。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有助于新生儿呼吸道黏膜的湿润,减少呼吸道分泌物的干结,利于痰液排出。例如,可使用空调调节温度,通过加湿器或在地面适当洒水等方式来调节湿度。

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每天至少开窗通风 2 3 次,每次 30 分钟左右。通风时注意避免新生儿直接对着风口,防止着凉。

二、呼吸道护理

定时为新生儿翻身、拍背,每 2 小时 1 次。拍背时要将新生儿侧卧,由下向上、由外向内轻轻拍打背部,以促进痰液松动,利于排出。拍背的力度要适中,以不引起新生儿不适为宜。

及时清理新生儿口鼻分泌物,可用消毒的吸痰管或棉签轻轻清理。当新生儿鼻腔有分泌物堵塞时,可在清理前先滴入 1 2 滴生理盐水,待分泌物软化后再清理。

对于痰液黏稠不易咳出的新生儿,可遵医嘱进行雾化吸入治疗。雾化后要及时给新生儿洗脸、漱口,以减少药物在面部和口腔的残留。

三、喂养护理

保证新生儿足够的营养和水分摄入。病情较轻的新生儿可继续母乳喂养,按需哺乳。母乳喂养有助于增强新生儿的免疫力,且母乳易于消化吸收。

对于病情较重、吸吮能力差的新生儿,可采用鼻饲喂养。鼻饲时要注意奶量和喂养速度,防止呛咳和误吸。每次鼻饲量不宜过多,可根据新生儿的体重和耐受情况调整,一般从少量开始逐渐增加。

在喂奶过程中,要密切观察新生儿的面色、呼吸等情况。如发现新生儿有呛咳、面色发绀等异常,应立即停止喂奶,将新生儿头偏向一侧,轻拍背部,防止窒息。

四、体温护理

密切监测新生儿的体温变化,每 4 小时测量体温 1 次。新生儿肺炎时可能会出现发热或体温不升的情况。

当新生儿发热时,体温不超过 38.5℃,可先采取物理降温的方法,如解开包被、用温水擦拭新生儿的额头、颈部、腋窝、腹股沟等大血管丰富的部位。若体温超过 38.5℃,应遵医嘱给予药物降温。

若新生儿体温不升,要注意保暖,可增加包被、使用热水袋等,但要注意热水袋的温度不宜过高,一般保持在 50℃左右,防止烫伤新生儿。

五、病情观察

密切观察新生儿的呼吸频率、节律和深度。正常新生儿安静时呼吸频率为 40 45 次/分钟,若呼吸频率加快或减慢、出现呼吸节律不齐、呼吸费力等情况,应及时告知医生。

观察新生儿的面色、精神状态等。如发现新生儿面色苍白、发绀、精神萎靡、嗜睡或烦躁不安等,提示病情可能加重,需立即处理。

注意观察新生儿的心率、尿量等情况。若心率过快或过慢、尿量减少等,也可能是病情变化的表现,要及时向医生汇报。

相关文章

小孩吐奶是怎么回事
小孩吐奶是较为常见的现象,以下为您详细介绍其原因:1.生理因素胃部发育不完善:新生宝宝的胃呈水平位,不像成人的胃那样垂直。而且宝宝食管下括约肌相对松弛,幽门括约肌发育较好,导致食物容易反流,引起吐奶。...

科普知识大全 科普达人

198次阅读 2025-04-28

六个月宝宝拉肚子怎么办
六个月宝宝拉肚子,原因较为多样。首先,喂养不当是常见因素。比如,过早添加辅食,宝宝肠胃消化功能尚未发育完善,无法适应新食物,就可能引发拉肚子。或者辅食添加量过多、种类过于繁杂,也会给宝宝肠胃造成负担,...

科普知识大全 科普达人

437次阅读 2025-04-27

宝宝一直吐奶怎么办
宝宝一直吐奶是让家长们十分担忧的问题,以下为您介绍一些处理方法:1.正确的喂奶姿势喂奶时应将宝宝斜抱,使其身体呈45度左右。这样能利用重力作用,让奶液更好地流入胃内,减少吐奶几率。比如母乳喂养时,妈妈...

科普知识大全 科普达人

481次阅读 2025-04-25

新生儿吐奶
1.生理结构特点新生儿的胃呈水平位,不像成人的胃那样垂直。并且胃容量较小,胃的入口(贲门)较松弛,而出口(幽门)相对较紧。这就使得奶液容易反流,导致吐奶。例如,当宝宝进食后稍微活动或改变体位时,奶就可...

科普知识大全 科普达人

336次阅读 2025-04-21

如何判断宝宝母乳吃不饱表现 母乳吃不饱应对策略有哪些
​刚出生的小宝宝要注意喂养,重点也是做好喂养工作。孩子的成长离不开正确的喂养,这样的孩子不仅生病少,而且还长的好。作为新手宝宝,观察宝宝的行为和习惯是一项重要的任务,母乳吃饱还是没吃饱,这个怎么判断呢?如何应对母乳吃不饱的策略,下面一起看看吧。...

科普知识大全 科普达人

1812次阅读 2024-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