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达人 科普达人

医师

科普知识大全 全科

2019
08/22
13:43
贡献

小儿心肌炎引起的病因是什么 日常要做好哪些护理要点

心肌炎的症状,发生在孩子身上也是比较的常见,大家要注意做好预防,以免孩子的情况导致其他的健康问题,对孩子来说,及时的治疗可以减少健康的危害。那么,小儿心肌炎的症状有哪些?要做好哪些护理工作呢?

小儿心肌炎的表现

1、心力衰竭是严重心肌炎的表现。患儿有心脏扩大,心肌收缩力减退,使心脏不能有效地起到血泵的作用,从而使全身组织的供氧不能满足正常的需要。此时患儿可出现气急、面色苍白、心跳加快、脉搏微弱、不能平卧等症状。若不及时送医院治疗,会危及患儿的生命。

2、早搏是病毒性心肌炎的表现形式之一。多数孩子无不适,作心电图检查才被证实。若孩子情况良好,心脏没有扩大,心脏功能也正常,可以暂时不予治疗,早搏会慢慢减少和消失,但必须注意儿童的休息和营养。

3、心脏传导阻滞是病毒损害了心脏的传导系统,使心脏起跳的激动在心脏不同部位不能正常地传送。轻者可以没有任何表现,仅作心电图检查才被发现;重者心跳节律变慢或不规则。若每分钟的心跳次数少于40次,患儿会发生脑缺血,引起全身抽搐,甚至心跳突然停止。这类危重的心肌炎需住院紧急治疗。

小儿心肌炎护理的五个要点

1、当心功能不全应用洋地黄类药物治疗时,应密切注意观察洋地黄的毒性反应如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头晕、色视(看东西时为黄色)、心率减慢等,若婴幼儿心率低于80次/每分钟、学龄儿童低于60次/每分钟应停止服用,及时到医院诊治。

2、注意保持居室环境安静、空气新鲜,通风时防止对流风,并应避免感冒,尽量不去公共场所,以免传染上疾病。

3、首先要注意休息,急性期有发热、心悸、心前区不适、心动过速时应卧床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以减少心肌耗氧量,减轻心脏负担,促进心肌功能恢复。在急性期至少应休息到热退后3-4周,有心功能不全及心脏扩大者应绝对卧床休息,一般总休息时间为3-6个月,直至心脏大小及心功能都恢复正常,再根据具体情况逐渐增加活动量。

4、家长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应每天坚持数脉搏,一天4次,注意脉搏强度、节律和频率,如频率比正常超过50%以上,或有脉率不齐,应及时找医生。如患儿感到憋气、心慌、烦躁不安等应立即到医院诊治。

5、饮食应给予营养丰富、容易消化的食物,为减轻心脏负担,要适当减少一些盐量和限制入量(少吃咸的,少喝水)。多吃水果,保证摄入充足的维生素B和C。多吃一些含纤维素多的蔬菜,保持大便通畅。

以上这些就是小编和大家介绍的几点,做好对应的预防可以帮助大家缓解疾病的问题,也能减少身体的危害。大家在日常要注意做好预防的工作,重视这些护理才能减少疾病的危害,希望各位家长要做好对应的护理。


相关文章

换季娃咳不停、痰多?用对方法好得更快
每当季节交替,气温、湿度的变化就像无形的“健康开关”,呼吸道敏感的孩子首当其冲受到影响,这时候儿科因咳嗽就诊的孩子数量也会大幅增加,且多数孩子会伴有咳痰症状。痰液在呼吸道内淤积不仅让孩子呼吸不畅、夜间辗转难眠,频繁用力咳嗽还可能引发呕吐,甚至埋下支气管炎、肺炎的隐患。...

科普知识大全 科普达人

2841次阅读 2025-08-15

疱疹性咽峡炎:认识与防治
疱疹性咽峡炎:认识与防治疱疹性咽峡炎是一种常见的儿童疾病,主要由肠道病毒引起,具有一定的传染性。以下将从多个方面为你详细介绍疱疹性咽峡炎。一、病因引发疱疹性咽峡炎的肠道病毒种类繁多,其中柯萨奇病毒A组...

科普知识大全 科普达人

470次阅读 2025-05-26

宝宝持续低烧怎么办
宝宝持续低烧是让家长们十分担心的问题,以下为您介绍遇到这种情况时的应对方法:正确测量体温首先要确保体温测量准确。常用的测量部位有腋下、口腔和直肠。不同部位正常体温范围略有差异,腋下正常体温一般在36℃...

科普知识大全 科普达人

407次阅读 2025-04-25

物理降温的方法儿童
儿童发热是常见现象,在体温不是特别高时,物理降温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退热方式,以下为您详细介绍几种常见的儿童物理降温方法:一、湿毛巾敷额头这是最常用的物理降温方法之一。准备一条干净的湿毛巾,水温以稍低于体...

科普知识大全 科普达人

306次阅读 2025-04-21

四个月宝宝腹泻怎么办
四个月的宝宝出现腹泻情况,家长往往会十分担心。以下为您详细介绍应对方法:一、判断腹泻原因1.感染性腹泻细菌感染:如果宝宝的大便带有黏液、脓血,有腥臭味,可能是细菌感染导致的腹泻。比如大肠杆菌感染,多是...

科普知识大全 科普达人

315次阅读 2025-0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