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黄散是一种传统的中药方剂,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临床应用。它在中医外科领域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常用于治疗多种外科病症。
金黄散出自明代陈实功所著的《外科正宗》,原方名为“金黄散”,又名“如意金黄散”。
其主要组成药物有大黄、黄柏、姜黄、白芷各五斤,南星、陈皮、苍术、厚朴、甘草各二斤,天花粉十斤。将这些药物研磨成细末,备用。
君药:大黄、黄柏、天花粉。大黄具有泻下攻积、清热泻火、凉血解毒等功效;黄柏能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天花粉可清热泻火、生津止渴、消肿排脓。三者共同发挥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主要作用。
臣药:姜黄、白芷。姜黄破血行气、通经止痛;白芷解表散寒、祛风止痛、消肿排脓。协助君药增强消肿止痛、活血通络的作用。
佐药:南星、陈皮、苍术、厚朴。南星燥湿化痰、祛风止痉、散结消肿;陈皮理气健脾、燥湿化痰;苍术燥湿健脾、祛风散寒;厚朴燥湿消痰、下气除满。这些药物起到燥湿化痰、理气散结的作用,辅助君药和臣药更好地发挥功效。
使药:甘草。甘草调和诸药,同时具有解毒和缓急止痛的作用。
功效:清热解毒,消肿止痛。
主治:主要用于治疗阳证疮疡,如痈疽发背、丹毒、流注、疔疮、乳痈等。表现为局部红肿热痛,尚未破溃者。此外,对于跌打损伤所致的瘀血肿痛也有一定的疗效。
外用时,可用葱酒、蓖麻油、菊花露、银花露或凡士林等调敷患处。根据不同的病情和部位,选择合适的调敷剂。例如,红肿热痛明显者,可用菊花露、银花露调敷,以增强清热解毒的作用;肿而不红者,可用葱酒调敷,以温通气血。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金黄散具有抗炎、抗菌、消肿、止痛等作用。其所含的大黄、黄柏等药物对多种细菌有抑制作用,能够减轻炎症反应,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加速肿胀的消退。此外,金黄散还能调节机体的免疫功能,增强机体的抵抗力。
本药为外用药,禁止内服。
皮肤破溃处禁用。
用药期间,饮食宜清淡,忌辛辣、油腻、海鲜等食物。
对金黄散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