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达人 科普达人

医师

科普知识大全 全科

2025
05/08
07:36
贡献

甲型肝炎病毒简介

甲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A virus,HAV)是一种微小RNA病毒科嗜肝病毒属的病毒,是引起甲型肝炎的病原体。它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通常因摄入被HAV污染的食物或水源而感染。

病毒结构

HAV 无包膜,呈球形,直径约27 32nm。病毒衣壳由60个相同的衣壳蛋白亚单位组成,呈二十面体对称结构。其内部包含一条单股正链RNA,长度约为7.5kb。这条RNA不仅是病毒的遗传物质,同时在病毒感染宿主细胞后,可直接作为信使RNA(mRNA)发挥作用,指导病毒蛋白质的合成。

病毒特性

HAV对理化因素有较强的抵抗力。它耐酸、耐乙醚,在pH 3的酸性环境中仍可存活数小时,在-20℃环境下可存活多年,在60℃加热1小时不能完全灭活,但在100℃ 5分钟可完全灭活。此外,含氯消毒剂、过氧乙酸等对其有较好的杀灭作用。

致病机制

当人体摄入被HAV污染的物质后,病毒首先在口腔、咽部或肠道黏膜的上皮细胞及局部淋巴结中大量增殖,然后进入血液循环形成病毒血症,最终侵犯肝脏,在肝细胞内进行复制,引起肝细胞损伤。其致病机制并非病毒的直接杀伤作用,而是通过免疫病理反应导致肝细胞的破坏。人体感染HAV后,机体的免疫系统会识别并攻击被病毒感染的肝细胞,从而引发炎症反应,出现一系列临床症状。

临床表现

感染HAV后,潜伏期一般为15 50天,平均28天。大多数患者起病较急,临床表现多样,可分为黄疸型和无黄疸型。黄疸型患者前期常有发热、畏寒、乏力、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厌油等症状,随后可出现尿色加深、巩膜及皮肤黄疸,肝区疼痛、肝肿大等体征。无黄疸型患者症状相对较轻,主要表现为乏力、食欲减退等非特异性症状,部分患者可能无明显症状,仅在体检时发现肝功能异常。

诊断方法

1.血清学检测:检测血清中的抗-HAV IgM和抗-HAV IgG是诊断甲型肝炎的重要方法。抗-HAV IgM 在发病初期即可出现,是近期感染的重要指标,一般在发病后数周达到高峰,然后逐渐下降,通常在3 6个月内消失。抗-HAV IgG 出现较晚,但可持续多年甚至终身,阳性表示既往感染或接种疫苗后获得免疫力。

2.病毒核酸检测: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检测粪便或血液中的HAV RNA,可用于早期诊断,尤其适用于病毒血症期或粪便排毒期的检测,但该方法对实验室条件要求较高,临床应用相对受限。

3.肝功能检查:可发现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等转氨酶升高,血清胆红素也可能升高,这些指标可反映肝脏的损伤程度。

预防措施

1.疫苗接种:接种甲型肝炎疫苗是预防HAV感染的最有效措施。目前我国使用的甲肝疫苗有甲肝减毒活疫苗和甲肝灭活疫苗两种。甲肝减毒活疫苗接种一针,甲肝灭活疫苗需接种两针,间隔6 12个月。接种疫苗后可刺激机体产生保护性抗体,有效预防甲型肝炎的发生。

2.加强卫生管理:加强水源、饮食和环境卫生管理,做好粪便无害化处理,防止粪便污染水源和食物。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勤洗手,尤其是在饭前便后,避免病从口入。对于食品从业人员,应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发现HAV感染者应及时隔离治疗,待治愈后方可重新上岗。

3.接触后预防:对与甲型肝炎患者密切接触的易感者,可在接触后1 2周内注射丙种球蛋白进行被动免疫,可有效预防或减轻症状,但这种保护作用维持时间较短。

相关文章

不止是“油腻”那么简单——从现代药理学视角,深度剖析脂肪肝与三七脂肝丸的多靶点干预策略
当体检报告上的“脂肪肝”从一个陌生名词变为普遍现象时,我们真正需要了解的,是其背后复杂的代谢紊乱机制,以及科学应对的有效路径。本文将带您剥离情绪,纯粹从科学视角,探讨脂肪肝的本质与中成药三七脂肝丸的干预逻辑。...

科普知识大全 科普达人

1081次阅读 2025-06-25

艾滋病的传播途径
以下为你生成一篇关于艾滋病的文章,以HTML标签呈现:认识艾滋病艾滋病,即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一种严重传染病。自20世纪80年代首次被发现以来,艾滋病...

科普知识大全 科普达人

144次阅读 2025-06-06

艾滋病职业暴露
一、定义艾滋病职业暴露是指医务人员及相关工作人员在从事艾滋病防治工作及相关工作过程中,意外被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或艾滋病患者的血液、体液污染了皮肤或黏膜,或者被含有艾滋病病毒的血液、体液污染了的...

科普知识大全 科普达人

100次阅读 2025-04-30

郑州友好肝胆医院特邀原上海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王新敏主任来郑会诊
肝脏作为人体重要的代谢和解毒器官,其健康与我们的生活质量息息相关。随着生活节奏加快、饮食结构改变以及不良生活习惯的普遍存在,脂肪肝、肝炎、肝硬化甚至肝癌等肝脏疾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且呈现年轻化趋势,严重威胁着国民健康。然而,当前肝病患者早发现、早治疗、早康复的意识仍然不强,许多患者对自己的病情缺乏足...

科普知识大全 科普达人

1231次阅读 2025-03-26

3.18全国爱肝日:郑州友好肝胆医院持续开展公益惠民活动
肝脏作为人体重要的代谢和解毒器官,其健康与我们的生活质量息息相关。随着生活节奏加快、饮食结构改变以及不良生活习惯的普遍存在,脂肪肝、肝炎、肝硬化甚至肝癌等肝脏疾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且呈现年轻化趋势,严重威胁着国民健康。然而,当前肝病患者早发现、早治疗、早康复的意识仍然不强,许多患者对自己的病情缺乏足...

科普知识大全 科普达人

2364次阅读 2025-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