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达人 科普达人

医师

科普知识大全 全科

2025
05/08
01:07
贡献

脚踝骨折

脚踝骨折是一种常见的骨骼损伤,通常由于扭转、撞击或高处坠落等原因引起。这种骨折会给患者带来疼痛、肿胀和行动不便等诸多问题,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

一、病因

1.运动损伤:在进行足球、篮球、羽毛球等运动时,身体突然扭转或落地姿势不当,容易导致脚踝过度内翻或外翻,从而引发骨折。例如,篮球运动员在急停跳投后落地时,如果脚部没有站稳,就可能造成脚踝骨折。

2.意外事故:如交通事故、高处坠落等,强大的外力直接作用于脚踝,可引起骨折。比如行人在过马路时被车辆撞击到脚踝部位,或者建筑工人从高处不慎跌落,都可能出现脚踝骨折的情况。

3.骨质疏松:老年人由于骨质流失,骨骼变得脆弱,轻微的外力就可能导致骨折,脚踝部位也不例外。患有骨质疏松症的人群,日常活动中不小心轻微扭伤脚踝,都有可能引发骨折。

二、症状

1.疼痛:骨折发生后,受伤部位会立即出现剧烈疼痛,疼痛程度因人而异。在移动脚踝或尝试负重时,疼痛会明显加剧。

2.肿胀:受伤部位周围的软组织会出现肿胀,这是由于骨折导致局部血管破裂出血和组织液渗出引起的。肿胀通常在受伤后数小时内逐渐明显。

3.畸形:严重的脚踝骨折可能导致脚踝部位出现畸形,与正常脚踝形态不同,这是因为骨折断端发生了移位。

4.活动受限:患者无法正常行走或进行脚踝的屈伸、旋转等活动,强行活动会引发更强烈的疼痛。

三、诊断

1.体格检查:医生首先会对受伤部位进行详细的体格检查,包括检查脚踝的肿胀程度、压痛部位、有无畸形以及关节活动范围等,初步判断损伤的情况。

2.影像学检查:

X 光检查:这是诊断脚踝骨折最常用的方法,可以清晰地显示骨折的部位、类型和移位情况,为后续的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CT 检查:对于一些复杂的脚踝骨折,X 光可能无法准确显示骨折的细节,此时 CT 检查能够提供更详细的图像,帮助医生更好地了解骨折情况,制定更精确的治疗方案。

MRI 检查:如果怀疑伴有周围软组织损伤,如韧带撕裂、肌腱损伤等,MRI 检查可以更清晰地显示软组织的情况。

四、治疗

1.保守治疗:

手法复位:对于骨折移位不明显的患者,医生可以通过手法将骨折断端恢复到原来的位置,然后使用石膏或支具进行固定,保持骨折部位的稳定,促进骨折愈合。一般固定时间为 6 8 周,具体时间根据骨折的愈合情况而定。

药物治疗:在保守治疗期间,医生可能会根据患者的疼痛情况开具一些止痛药物,缓解疼痛症状。同时,还可能会使用一些促进骨折愈合的药物,帮助加快骨折的恢复。

2.手术治疗:

切开复位内固定:对于骨折移位明显、手法复位困难或不稳定的骨折,通常需要进行手术治疗。手术中,医生会切开皮肤和软组织,暴露骨折部位,将骨折断端准确复位,然后使用钢板、螺钉等内固定材料将骨折固定,使骨折部位能够在稳定的环境下愈合。

术后康复:手术后,患者需要进行一段时间的康复训练,以恢复脚踝的功能。康复训练一般包括早期的肌肉收缩锻炼、关节活动度训练,以及后期的负重训练等。康复训练应在医生或康复治疗师的指导下进行,循序渐进,避免过度活动导致骨折移位或影响康复效果。

五、康复与护理

1.康复训练:

早期康复:在骨折固定期间,患者可以进行一些简单的康复训练,如脚趾的屈伸活动、腿部肌肉的等长收缩锻炼(即肌肉在收缩时长度不变的锻炼方式),以促进血液循环,防止肌肉萎缩和关节僵硬。

中期康复:拆除石膏或支具后,逐渐增加脚踝的活动范围训练,如主动和被动的屈伸、旋转活动等。可以借助一些康复器械进行辅助训练,如踝关节康复训练器等。

后期康复:当骨折基本愈合后,开始进行负重训练和平衡训练,逐渐恢复正常的行走和运动能力。可以先从部分负重开始,如使用拐杖或助行器辅助行走,随着骨折愈合情况的改善,逐渐过渡到完全负重。

2.护理要点:

休息与抬高患肢:在骨折恢复期间,患者应尽量多休息,将患肢抬高,高于心脏水平,以促进血液回流,减轻肿胀。可以在脚下垫几个枕头,保持合适的高度。

伤口护理:如果是手术治疗,要注意保持伤口的清洁干燥,按照医生的嘱咐定期换药,防止伤口感染。观察伤口有无红肿、渗液、发热等异常情况,如有应及时告知医生。

饮食调理:饮食上应多摄入富含蛋白质、钙和维生素的食物,如牛奶、鸡蛋、鱼肉、新鲜的蔬菜水果等,有助于骨折的愈合。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戒烟戒酒。

六、预防

1.运动前充分热身:在进行运动前,进行 10 15 分钟的热身活动,如慢跑、动态拉伸等,活动脚踝关节,增加关节的灵活性和稳定性,降低运动损伤的风险。

2.选择合适的运动装备:运动时应选择合适的鞋子,鞋子要合脚,具有良好的支撑和缓冲性能,能够提供足够的稳定性,减少脚踝受伤的可能性。

3.注意行走和运动安全:在行走或运动时,要注意周围环境,避免在湿滑、不平整的路面上行走。进行高空作业或其他有风险的活动时,要做好安全防护措施,防止意外发生。

4.增强骨骼健康:对于老年人和骨质疏松患者,应注意补充钙剂和维生素 D,适当进行户外活动,多晒太阳,以增强骨骼的强度和密度,降低骨折的发生风险。

脚踝骨折虽然是一种常见的损伤,但通过正确的诊断、合理的治疗以及科学的康复护理,大多数患者能够恢复良好的脚踝功能。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应重视预防措施,减少脚踝骨折的发生。

相关文章

骨不连
骨不连是骨折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又被称为骨折不愈合。在正常情况下,骨折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和修复,断端会逐渐愈合,恢复骨骼的连续性和完整性。然而,当骨折部位在超过正常愈合时间(一般认为是骨折后9个月,且...

科普知识大全 科普达人

514次阅读 2025-05-20

颈椎病的保健
一、日常姿势调整保持正确的坐姿对预防和缓解颈椎病至关重要。在工作和学习时,应尽量使电脑屏幕处于眼睛的水平高度,避免长时间低头看屏幕。椅子要选择有良好腰部支撑的款式,确保腰部挺直,膝盖与臀部保持同一水平...

科普知识大全 科普达人

460次阅读 2025-05-16

微创鼻子整形
在追求美丽的道路上,鼻子的形态对整体面部美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微创鼻子整形作为一种日益流行的整形技术,为那些渴望改善鼻型又担心手术创伤过大的人提供了绝佳的解决方案。一、什么是微创鼻子整形微创鼻子整形...

科普知识大全 科普达人

186次阅读 2025-05-06

大鼻子整形手术
大鼻子有时会给人带来外貌上的困扰,影响面部整体的和谐度。而大鼻子整形手术为那些渴望改善鼻型的人提供了有效的解决方案。大鼻子的成因大鼻子的形成原因多种多样。遗传因素是一个主要方面,如果家族中有大鼻子的基...

科普知识大全 科普达人

386次阅读 2025-04-30

鼻部形状整形
一、引言鼻子在面部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它的形状对整体面部美观有着关键影响。许多人由于先天或后天的原因,对自己的鼻部形状不满意,从而选择鼻部形状整形手术来改善。鼻部形状整形是一种通过外科手术或非手术方法...

科普知识大全 科普达人

496次阅读 2025-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