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肛在医学上称为直肠脱垂,
是指肛管、直肠甚至乙状结肠下端向下移位突出于肛门外的一种病理状态。
简单来说,就是原本在肛门内正常位置的直肠组织,由于各种原因离开了原来的位置,部分或全部脱出到肛门外面。
轻度脱肛可能仅表现为排便时直肠黏膜脱出,便后可自行回纳;随着病情发展,脱出的组织可能越来越多,甚至在咳嗽、走路等增加腹压的情况下也会脱出,且难以自行回纳,需要用手推回。
引起脱肛的原因有多种,常见的包括小儿发育未成熟,盆底肌肉和直肠支持组织薄弱;老年人因身体机能衰退,肌肉松弛;长期腹压增加,如慢性便秘、腹泻、排尿困难、多次分娩等,使直肠周围的支持组织受损,导致直肠容易脱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