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达人 科普达人

医师

科普知识大全 全科

2025
02/06
16:41
贡献

击退风热感冒,速享清爽健康

在中医理论中,风热感冒是一种常见的外感疾病,主要是人体在劳累过度后,又外感风热之邪,导致肺气失宣而引发 。简单来说,就是风热之邪从口鼻或皮毛侵入人体,使卫气功能失调,肺的正常功能受到影响,从而引发感冒症状。

引发风热感冒的原因较为多样。一方面,外感风热是主要原因,在温暖多风的春夏季,风热之邪容易乘虚而入,侵袭人体。另一方面,体内积热也不容忽视,长期食用辛辣、油腻食物,或作息不规律、熬夜等不良生活习惯,易导致体内积热,当外界风热之邪来袭时,内外热邪相互作用,就容易引发风热感冒。

风热感冒的症状表现明显,发热较为突出,体温可升高至 38℃甚至更高 ,还伴有明显的头痛、头胀痛症状,让人感觉头部昏沉不适。咽喉肿痛也是一大典型症状,吞咽时疼痛加剧,严重时甚至影响进食和说话 。流黄涕也是常见表现,与风寒感冒的清涕不同,风热感冒时流出的鼻涕颜色发黄、质地较浓稠。此外,还会出现咳嗽,痰液通常为黄色且黏稠,不易咳出 ,同时伴有口干舌燥、口渴喜饮的症状,部分患者可能会有舌苔薄黄、舌尖边红等体征。

生活中的 “灭火” 妙招

饮食调理

在饮食方面,我们可以选择一些具有清热作用的食物来辅助缓解症状。比如,梨子性凉,味甘,具有清热化痰、生津止渴的功效,对风热感冒引起的发热、口干、咳嗽等症状有明显的缓解作用。可以将梨子切块后煮成梨汤饮用,也可以直接食用,都能让身体感觉清爽许多。百合也是不错的选择,它能润肺止咳、清心安神,对于风热感冒引发的咳嗽、心烦等症状有一定的调理作用 ,可以用百合煮粥或炖汤食用。绿豆具有清热解毒、消暑利水的作用,煮一碗绿豆汤,既能补充因发热而流失的水分,又能帮助身体排出热毒 。

除了这些食物,还有一些食疗方也值得一试。薄荷粥就是一款简单有效的食疗方,将薄荷、粳米、冰糖一起加水煮粥,薄荷是疏散风热的良药,与粳米、冰糖搭配制成粥,既能促使出汗,帮助身体散热,又能起到护肺的作用,特别适合外感风热者 。冬瓜莲叶扁豆粥同样具有很好的功效,主要用料为冬瓜、白扁豆、鲜莲叶,能起到清肺热、化痰止咳的作用,对于缓解风热感冒的咳嗽、咳痰等症状效果显著 。

生活习惯调整

良好的生活习惯对于缓解风热感冒至关重要。首先,要保证充足的睡眠,每晚尽量保证 7 - 8 小时的高质量睡眠 ,让身体在睡眠中得到充分的休息和恢复,增强免疫力,对抗感冒病毒。适量运动也不可忽视,在感冒症状不太严重时,可以进行一些轻度的运动,如散步、瑜伽等,运动能够促进血液循环,增强身体的新陈代谢,帮助身体更快地恢复健康,但要注意避免过度劳累,以免加重病情 。

另外,保持室内通风良好也非常关键。每天定时开窗通风,让新鲜空气进入室内,降低室内病毒和细菌的浓度,减少二次感染的机会 。同时,注意室内湿度的调节,过于干燥的环境会加重喉咙疼痛等症状,可以使用加湿器将室内湿度保持在 40% - 60% ,让呼吸道感觉更加舒适。

医药 “救星” 来帮忙

常见药物介绍

当风热感冒来袭,药物治疗是缓解症状的重要手段。银翘散是一款经典的中成药,由金银花、荆芥、连翘、薄荷等多种中药组成 。它具有辛凉透表、清热解毒的功效,对于风热感冒引起的发热头痛、口干咳嗽、咽喉疼痛等症状有很好的疗效 。服用时需注意,不能同时进食油腻、辛辣、生冷等刺激性食物,也不宜与滋补药物同服 ,对其中成分过敏者禁止服用,脾胃虚寒、高血压、心脏病等患者要谨慎使用 。

连花清瘟胶囊也是常用药物,主要成分包括大黄、金银花、麻黄、杏仁等 ,具有清瘟解毒、宣肺泄热的作用,可用于治疗流行性感冒,缓解发热、怕冷、肌肉酸痛等症状 。不过,对本品及辅料过敏者禁用,高血压、心脏病患者慎用 ,儿童、孕妇、哺乳期妇女等特殊人群应在医师或药师的指导下使用 ,服药期间同样要忌烟酒、辛辣、生冷、油腻食物,且不能同时服用滋补性中药 。

蓝芩口服液具有清热解毒、利咽消肿的功效 ,主要用于急性咽炎、肺胃实热证所致的咽痛、咽干、咽部灼热等 。服药期间要忌烟酒、辛辣、鱼腥食物,不宜同时服用温补性中药 ,孕妇、糖尿病患者、儿童等需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脾虚大便溏者以及属风寒感冒咽痛者慎用 ,若服药 3 天症状无缓解,应及时去医院就诊 。

中医特色疗法

除了药物治疗,中医还有一些特色外治疗法也能帮助缓解风热感冒症状。针灸是其中之一,针刺特定穴位能调节人体经络气血的运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比如,针刺大椎穴,大椎穴是人体督脉上的重要穴位,位于颈部,按摩大椎穴具有解表散寒、肃肺调气、清热解毒等功效 ,可采用毫针刺法,用泻法操作,能起到清热解表的作用,对于风热感冒引起的发热、头痛等症状有较好的缓解效果 。曲池穴也常被选用,它属于手阳明大肠经的穴位,位于肘横纹外侧端,当尺泽与肱骨外上髁连线的中点 ,具有清热祛风、调和营血等功效 ,针刺曲池穴能帮助疏散风热,减轻感冒症状 。

按摩特定穴位也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揉风池穴,风池穴在胸锁乳突肌和斜方肌上端的凹陷中 ,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明目的功效 ,用拇指按揉该穴位,每次按揉 1 - 2 分钟,以局部有酸胀感为度,可缓解风热感冒引起的头痛、头晕等症状 。按揉曲池穴同样有效,用拇指指腹按揉曲池穴,力度适中,每次按揉 3 - 5 分钟 ,能起到疏散风热、解表的作用 。

拔罐也是中医传统疗法之一,通过在特定部位形成负压,使罐吸附在皮肤上,促进局部气血运行,达到通经活络、祛风散寒、消肿止痛等作用 。对于风热感冒,可以在大椎穴、肺俞穴等部位进行拔罐 。先在穴位处涂抹适量的凡士林等润滑油,然后将火罐吸附在穴位上,留罐 10 - 15 分钟 ,能帮助身体排出热毒,缓解发热、咳嗽等症状 。但要注意,皮肤有破溃、过敏、水肿等情况时不宜拔罐 ,体质虚弱者拔罐时间不宜过长 。

预防是最好的 “药”

日常预防措施

预防风热感冒,从日常点滴做起。在饮食方面,要保持均衡饮食,多摄入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如橙子、柠檬、菠菜、西兰花等,这些食物能为身体提供充足的营养,增强免疫力 。避免食用过多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像辣椒、油炸食品、咖啡等,这些食物易加重体内火气,增加患风热感冒的风险 。

适度锻炼也是预防的关键,每周进行至少 150 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慢跑、游泳、骑自行车等 ,运动能促进血液循环,增强身体的抵抗力,让我们更好地抵御病毒入侵 。但锻炼要注意适度,避免过度疲劳,以免适得其反 。养成勤洗手的好习惯也非常重要,手上容易沾染各种病菌,通过触摸口鼻进入人体引发感冒 ,因此,在饭前便后、外出归来后,要用流动的水和肥皂(或洗手液)洗手,揉搓双手至少 20 秒 ,确保每个部位都能清洗到位 。

季节预防要点

在风热感冒高发的夏秋季,更要做好预防工作。夏季气温高,要注意防暑降温,尽量避免在高温时段外出,如必须外出,要做好防晒措施,戴上遮阳帽、太阳镜,涂抹防晒霜 ,同时携带防暑药品,如藿香正气水、清凉油等 。在空调房内,要注意温度调节,不宜将温度调得过低,一般保持在 26℃左右较为适宜 ,同时避免直接对着空调风口吹,以免寒邪入侵 。还要注意及时补充水分,多喝白开水或淡茶水,保持身体水分平衡 ,促进新陈代谢 。

秋季气候干燥,容易引发呼吸道问题,进而增加患风热感冒的几率 。此时,要注意保持室内湿度,可以使用加湿器,将室内湿度保持在 40% - 60% ,让呼吸道保持湿润 。同时,注意饮食的滋润,多吃一些滋阴润燥的食物,如银耳、百合、秋梨等 ,既能缓解干燥,又能增强身体的抵抗力 。在季节交替时,气温变化较大,要及时增减衣物,避免着凉 ,根据天气变化,灵活调整穿着,做好保暖工作 。


相关文章

溶血反应
溶血反应是指红细胞膜被破坏,致使血红蛋白从红细胞流出的反应。这是一种较为严重的输血不良反应,可对患者造成极大危害。以下将从溶血反应的原因、临床表现、诊断及处理等方面进行介绍。一、原因1.血型不合:这是...

科普知识大全 科普达人

368次阅读 2025-04-29

鼻涕发黄的原因
鼻涕发黄这一现象在日常生活中较为常见,它往往反映了身体内部的一些状况。通常情况下,正常的鼻涕颜色多为透明或略带白色,质地较为稀薄。当鼻涕颜色转变为黄色时,很可能是身体遭受了细菌感染。在人体的鼻腔及呼吸...

科普知识大全 科普达人

255次阅读 2025-04-28

尿酸高自救指南:从餐桌到日常的降酸秘籍
​尿酸高,这个看似不起眼的健康隐患,实则犹如一颗 “定时炸弹”,时刻威胁着我们的身体。它不仅可能引发痛风,让关节在深夜被剧痛 “突袭”,还与肾脏疾病、心血管疾病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在这场与尿酸的对抗中,饮食控制堪称关键 “防线”。...

科普知识大全 科普达人

1957次阅读 2025-02-20

肺部“交通堵塞”:肺栓塞的危机与应对
​肺栓塞,这个名字听起来或许有些陌生,但它却可能是潜伏在我们身边的致命 “杀手”。简单来说,肺栓塞是指各种栓子阻塞肺动脉及其分支,从而导致肺循环障碍的一组疾病或临床综合征的总称 。这里的栓子就像是一个个 “捣乱分子”,它们可以是血栓、脂肪滴、羊水、空气,甚至是肿瘤细胞等,其中,最常见的便是肺血栓栓塞...

科普知识大全 科普达人

4158次阅读 2025-02-07

如何调理脂肪肝问题 脂肪肝对身体有哪些危害
​脂肪肝问题在生活中很常见,这一问题对健康的危害是很大的,大家要引起重视,做好预防能减少危害。脂肪肝是一种常见的肝脏疾病,早期这一问题不是很明显,大家要注意做好呵护,及时的改善对病情恢复好。那么,日常如何调理脂肪肝呢?脂肪肝对身体有哪些危害?下面一起看看吧。...

科普知识大全 科普达人

717次阅读 2024-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