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达人 科普达人

医师

科普知识大全 全科

2024
11/27
10:23
贡献

乙肝五项检查的结果如何看 诊断小儿乙肝看哪五点

乙肝在没有确诊之前,一般都是通过检查确定,这一疾病大家都是听过的,要注意做好呵护,做好正确的保养能减少疾病的危害。大部分人在拿到检查结果的时候,对上面的数值看不懂。并且,乙肝五项的指标在化验的上的形式和意义各不相同,需要认真的识别。那么,乙肝五项检查的结果如何看?如果是小儿乙肝怎么看?该怎么治疗呢?下面一起看看吧。

乙肝五项检查的结果如何看

一、乙肝小三阳

即乙肝表面抗原、e抗体、核心抗体同时阳性,这是乙肝病毒“大三阳”转变后的形式过去一直认为乙肝小三阳预示患者的传染性已显著或相对降低,病毒复制程度已降低或明显缓解。但是近年发现不少乙肝小三阳患者,老是肝功异常,同时伴有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阳性,病情迁延不愈,经统计表明慢性乙肝、肝硬化、肝癌患者乙肝小三阳检出率依次增加,表明乙肝“小三阳”不一定预后就好,这是乙肝病毒变异所致。

临床上不可忽视,这种情况仍需进行治疗。识别乙肝小三阳是好是坏的标准是:如果肝功能始终正常,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为阴性,说明是好现象;如果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为阳性,肝功能异常,则为坏现象。

二、乙肝小二阳

即乙肝表面抗原、核心抗体同时阳性,这种形式的临床意义和乙肝小三阳基本一致,小三阳和小二阳有时可以互变。

三、乙肝大三阳

即乙肝表面抗原,e抗原和核心抗体同时阳性。这是乙肝病毒完整存在的经典和规范模式,e抗原阳性说明乙肝病毒在体内复制活跃,传染性强。此时检查肝功能,如果转氨酶升高,或做肝穿刺检查,证实炎症存在,表示肝炎呈发病状态,必须治疗,可以使用抗病毒和恢复肝功治疗。

四、单纯表面抗体阳性

表面抗体是对乙肝病毒免疫和保护性抗体,是中和性抗体,打乙肝疫苗的目的就是让它产生,一些人即使没有打疫苗,也会在感染病毒后,主动产生表面抗体,这肯定是一件好事。血清中乙肝肝炎表面抗体滴度越高,保护力越强,持续时间也越长(3~5年以上)。再次感染乙肝病毒后,乙肝表面抗体可在2周内滴度明显升高。但也有乙肝表面抗体阳性而又发生乙型肝炎者,这种情况可能为不同亚型感染。

90%以上接受乙肝疫苗注射者的乙型肝炎表面抗体可转阳。极少数情况下表面抗原和抗体均为阳性,常见于不同亚型的乙肝病毒感染;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血液中的乙肝表面抗体常不能处理表面抗原;或是感染了s基因发生了变异的乙肝病毒。

五、单纯核心抗体阳性

它是乙肝核心抗原的总抗体,阳性时表示乙肝既往感染或现症感染,区别的标准是进一步检查核心抗体的两种分型:核心抗体IgM和IgG。高滴度的异性肝炎核心抗体IgM是急性或近期感染的重要指标,在慢性肝炎炎症活动期也可呈阳性,标志乙肝病毒正在复制,有传染性。核心抗体IgG可持续存在数年至数十年,是既往受乙肝病毒感染的标志,表示现在已没有什么问题了。

六、几项抗体同时阳性

表现为表面抗体和e抗体、核心抗体,或表面抗体和核心抗体同时阳性,这些情况说明既往感染过乙肝病毒,现病毒以清除,身体恢复健康。但是个别的患者也会在这种情况下出现肝功能异常,HBV-DNA呈阳性,仍然要考虑是否有病毒变异存在。

乙肝病毒的传播途径非常广泛,它可以通过血液传播、医源性传播、垂直性传播、亲密接触、性传播以及其他途径进行传播。比如:纹身、纹眉等损坏皮肤都可以感染乙肝。所以,进行乙肝检查是非常有必要的。

诊断小儿乙肝看哪五点

1、看精神

小儿乙肝要多留意孩子的精神状况是否良好。如果原先一直顽皮、活泼、好动,突然变得懒得活动,经常疲倦,想睡觉,这就要引起重视了。

2、看食欲

观察孩子的食欲是否正常。需要和过去进行比较,看他最近吃饭香不香,饭量是否下降了,如果一见到肉或闻到油腻味就呕吐,那就要特别当心了。

3、看面色

怀疑小儿乙肝主要是观察孩子的面部是否发黄,特别是巩膜和结膜(白眼球)是否发黄,接着就要看是否有周身皮肤发黄?一旦发现黄疸体征,就应及时带孩子去做相关的检查。

4、看大小便

孩子时常腹泻,大便不成形,颜色变浅,变得像白陶土一样;或者小便呈深黄色,看上去像浓茶水一样,有时尿液沾在衣服上,会留有黄色的痕迹??这些都是黄疸型肝炎的早期症状。

5、看上腹部是否疼痛

孩子患有肝炎,肝脏发生肿大时,会表现出右上腹有隐痛或连续性胀痛感,疼痛感在夜间尤为严重。个别肝炎患儿会表现为脾脏肿大,并伴有脾区疼痛,常用手自觉不自觉地按抚上腹部。发现孩子有捂肚子的动作,细心的妈妈就要详细问问孩子“哪里疼”,还要亲自动手摸摸,确定疼痛的部位。

如何治疗小儿乙肝

1、黑木耳汤

取材黑木耳。用黑木耳煎汤代替茶饮,可加适量的白糖,此汤可以小量的长期饮用。此方使用于乙肝患者恢复期无湿热者。

2、茵陈粥

取材茵陈以及粳米。茵陈加水取汁,入粳米加水煮至米烂汤稠后,加少量白糖再稍煮一沸即可。此粥一日可食2到3次,7到10天视为一个疗程。此方治疗急性黄疸性肝炎。

3、玉米须茵陈汤

取材玉米须、茵陈、车前草。将玉米须、茵陈以及车前草一起浓煎去渣,加适量白糖,每次服用量为200ml,每日可服用3到5次。此方适用于淤胆型肝炎。

4、田基黄煲鸡蛋

取材田基黄以及鸡蛋。田基黄跟鸡蛋同时煲煮,饮汤吃蛋。此方治疗急性以及慢性肝炎。

以上这些都是关于乙肝的介绍,针对这样的情况要注意做好呵护,做好正确的保养能避免危害,也能更好的呵护健康。乙肝病毒非常可怕,确诊之后对身体的危害是很大的,一定要做好正确的预防和治疗。好了,今天的介绍就是这些,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相关文章

什么是炭疽病
炭疽病是由炭疽杆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的急性传染病。炭疽杆菌是一种革兰氏阳性的粗大杆菌,在外界环境中可形成芽孢,芽孢具有很强的抵抗力,能在土壤等环境中长期存活。...

科普知识大全 科普达人

127次阅读 2025-04-18

甲流:全面解析与应对指南
​甲流,即甲型流感,是一种由甲型流感病毒引发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流感病毒依据核蛋白和基质蛋白的特性,可分为甲(A)、乙(B)、丙(C)、丁(D)四型 ,其中甲型流感病毒的影响力尤为显著。甲型流感病毒的表面存在两种关键糖蛋白,分别是血凝素(HA)和神经氨酸酶(NA),根据它们的蛋白结构和基因特性,甲型...

科普知识大全 科普达人

4963次阅读 2025-02-06

母子二人喝新鲜羊奶感染布病 布病的传染途径有哪些?
近期,南京市第二医院接诊了一对母子,两人因饮用未经充分消毒处理的新鲜羊奶而感染了布鲁氏菌病(布病)。...

科普知识大全 科普达人

2724次阅读 2025-01-21

近期甲流后面瘫人数增多 甲流后出现面瘫的原因
近期,多地报告了多起感染甲型流感(甲流)后出现面瘫的病例,这一现象引起了医学界和公众的广泛关注。以下是关于这一现象的详细分析和建议:...

科普知识大全 科普达人

2502次阅读 2025-01-21

禽流感潜伏期及治疗方法
禽流感的潜伏期通常为 1 - 7 天,一般多在 2 - 4 天。不过,潜伏期的长短受到多种因素影响,例如感染病毒的亚型、感染病毒的剂量以及被感染个体的自身免疫力等。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可能在较短时间内就引发症状,而低致病性禽流感病毒感染后潜伏期可能相对长一些 。若个体免疫力较强,感染病毒后潜伏期可能会...

科普知识大全 科普达人

4189次阅读 2025-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