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达人 科普达人

医师

科普知识大全 全科

2019
08/19
14:39
贡献

手足口病的传染源是什么 有哪些易感人群呢?

手足口病对于孩子来说,其实还是比较的常见。很多的家长说,孩子在幼儿园出现的感染比较多,还比较容易出现一些其他的问题,这对孩子的健康其实影响还是比较大的。了解手足口病,知道手足口病的传染源,传播途径等,这对疾病的预防好,下面大家就和小编一起了解下吧。

了解手足口病

(一)易感人群

人对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普遍易感,受感后可获得免疫力,各年龄组均可感染发病,但病毒隐性感染与显性感染之比为100:1,成人大多已通过隐性感染获得相应的抗体,因此,手足口病的患者主要为学龄前儿童,尤以≤3岁年龄组发病率最高,4岁以内占发病数85%~9 5%。据国外观察报告,在人群中,每隔2~3年流行一次,主要是非流行期间新生儿出世,易感者逐渐积累,达到一定数量时,便为新的流行提供先决条件。我国天津市1983年流行后,散发病例不断,1986年再次发生流行,而且两次均为Cox Al6引起。

(二)流行方式

手足口病分布极广泛,无严格地区性。四季均可发病,以夏秋季多见,冬季的发病较为少见。本病常呈暴发流行后散在发生,该病流行期间,幼儿园和托儿所易发生集体感染。家庭也有此类发病集聚现象。医院门诊的交叉感染和口腔器械消毒不严格,也可造成传播。天津市两次较大流行,托幼单位儿童发病率明显高于散居儿童。家庭散发,常一家一例;家庭暴发,一家多人或小孩子与成人全部感染发病。此病传染性强,传播途径复杂,流行强度大,传播快,在短时间内即可造成大流行。

(三)传染源

手足口病的传染源是患者和隐性感染者。流行期间,患者是主要传染源。患者在发病1~2周自咽部排出病毒,约3~5周从粪便中排出病毒,疱疹液中含大量病毒,破溃时病毒即溢出。带毒者和轻型散发病例是流行间歇和流行期的主要传染源。

(四)传播途径

主要是通过人群间的密切接触进行传播的。患者咽喉分泌物及唾液中的病毒可通过空气飞沫传播。唾液、疱疹液、粪便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食具、奶具以及床上用品、内衣等通过日常接触传播,亦可经口传播。接触被病毒污染的水源,也可经口感染,并常造成流行。门诊交叉感染和口腔器械消毒不严也可造成传播。

以上这些就是关于手足口病的介绍,对于易感人群,大家要注意做好及时的治疗和预防,尤其是传染源的问题,一定要小心的预防,避免出现比较严重的问题,这对孩子的健康可能出现的症状还是比较多的,希望大家可以做好预防,一旦发现问题要及时治疗。


相关文章

小儿鼻塞怎么办
小儿鼻塞怎么办小儿鼻塞是常见的问题,它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比如感冒、过敏、鼻腔异物等。以下为您介绍一些应对小儿鼻塞的方法。一般护理方法调整室内环境保持室内空气清新和湿润很重要。可以使用空气净化器来过滤...

科普知识大全 科普达人

477次阅读 2025-06-05

儿童补锌产品-赖氨葡锌颗粒(无糖)入选《中国儿童药品临床应用指南》
锌是人体必不可少的“健康小助手”。它像万能钥匙一样激活身体里许多重要的化学反应,帮助合成蛋白质、修复DNA,还能像保镖一样抵抗氧化损伤。它能增强免疫力,帮免疫细胞打跑病菌,维护口腔和肠道的保护层。对长身体的孩子特别重要,促进骨骼生长和青春期发育,也能帮大脑传递信号,保持思维清晰。皮肤受伤了它能加速愈...

科普知识大全 科普达人

3096次阅读 2025-06-04

儿童补锌选什么牌子好?
锌作为人体内重要的“生命之源”微量元素,与大约300多种酶反应密切相关,直接参与了DNA合成和修复、细胞生长发育、免疫系统功能等多个生理过程。...

科普知识大全 科普达人

2013次阅读 2025-06-04

婴儿长牙
婴儿长牙是一个重要的成长阶段,通常从出生后6个月左右开始,但也有些婴儿可能更早或更晚开始长牙,这都属于正常范围。长牙顺序一般来说,婴儿最先长出的是下颌的中切牙,然后是上颌的中切牙。接着,侧切牙、第一乳...

科普知识大全 科普达人

105次阅读 2025-05-15

儿童偏食
儿童偏食是一种常见的现象,它指的是儿童在饮食过程中,对某些食物表现出过度偏好,而对另一些食物则完全拒绝或很少食用。这一问题如果长期存在,可能会对孩子的健康成长产生不利影响。偏食的危害1.营养不均衡:人...

科普知识大全 科普达人

397次阅读 2025-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