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达人 科普达人

医师

科普知识大全 全科

2019
08/08
11:29
贡献

当心爱出汗导致的高血糖 可能摧残那你的健康

经常出汗,只要出门就会汗流浃背,就算是比较冷的天气,出汗问题也比其他人多,这样异常的出汗问题,对大家健康的影响其实还是有的。出汗导致的问题,可能有高血糖,因为身体血糖波动,爱出汗,大家一定要注意做好预防。遇到这样的问题,该怎么办?

1565233742178884.jpg

糖尿病缓和是一组特殊体质的人群,因为身体血糖波动,胰腺功能的不稳定,经常容易内分泌代谢失调的现象,那么,糖尿病患者出汗多千万小心高血糖。

血液中往往会含有一定量的葡萄糖,被我们称之为血糖,但是人体血液中糖的含量高于正常浓度就被我们称之为高血糖,而一些人往往由于不了解而导致高血糖的出现,如果不能够及时的进行治疗就会导致疾病的恶化,所以对于高血糖的预防就显得尤为重要。

爱出汗是神经病变惹得祸

很多糖尿病患者往往会遇到这样的现象:平时走不多远、稍微活动一会儿就大汗淋漓;盛夏炎热、别人都在流汗,自己明明觉得燥热却没什么汗;还有的糖友某些部位出汗明显增多,如手心、脑袋、脖子和背部等老是汗出不止而其他部位却没什么汗,甚至半边身子汗多而另一边汗少,都会让人觉得很不舒服。要注意远离一些不良生活习惯,多吃哪些健康的饮食可以帮助改善呢?

糖尿病患者一旦出现上面这些异常的出汗现象,就要警惕可能是由于血糖过高导致神经并发症发生!自主神经是负责胃肠蠕动、汗腺排汗等功能的一类不受人意志支配的神经。正常情况下,当人体体温升高,自主神经就会指挥汗腺出汗,汗液蒸发带走热量以降低体温。血糖长期异常升高不仅会直接干扰神经细胞内的代谢,还会使蛋白变性、微血管病变使神经组织局部缺氧,功能受损,因此全身各处的神经组织都可能受到糖尿病的损害,自主神经也不例外。

因此,通过饮食、运动、心理和药物治疗及定期监测稳定地控制血糖,是预防出汗异常等症状的重要手段。发现上述症状时,糖友应该意识到它的重要性,尽早到医院就诊,调整糖尿病治疗、服用维生素B1、B12和甲钴胺等营养神经药物以保护神经组织。如果发现和治疗及时,神经功能得到恢复、出汗恢复正常还是很有希望的。

控制高血糖需多吃四种蔬菜

1、苦瓜:苦瓜味极苦,性寒,有清热解暑、清肝明目、解毒的功能。苦瓜的粗提取物有类似胰岛素的作用,能降低血糖,对糖尿病有良好的防治作用。

2、紫菜:紫菜含有丰富的紫菜多糖、蛋白质、脂肪、胡萝卜素、维生素等,其中的紫菜多糖能显着降低空腹血糖。糖尿病患者可于饭前食用紫菜,以降低血糖。

3、洋葱:味甘、辛,性微温,与葱、蒜性味相近,具有健胃、增进食欲、行气宽中的功效,与大蒜一起食用有降糖效果。

4、南瓜:味甘,性温,有补中益气、消炎止痛的功能。现代研究发现,南瓜能促进胰岛素的分泌。

想要做好糖尿病的预防,大家在日常的生活中,一定要做好改善,多吃这些健康的饮食,可以帮助大家恢复健康,也能抑制危害。糖尿病会出现并发症,大家要定期的体检,看看高血糖的症状,严重的问题,大家一定要配合医生做好检查。


相关文章

糖尿病人可以吃火锅 烫菜需多吃蔬菜
​火锅可以说是一年四季中大家都喜欢的饮食,对于一些爱吃的人来说,就算是换流浃背的夏季,还是会非常的喜欢吃火锅。但是对于糖尿病人来说,吃火锅可以吗?答案是可以的,只是吃的注意事项有一些,只要大家做好预防都是可以的吃的。下面就和小编一起了解下吧。...

科普知识大全 科普达人

4467次阅读 2019-07-26

吃什么减肥药好
1.食欲抑制剂这类减肥药主要通过影响神经递质,降低食欲,从而减少食物摄入量。代表药物:西布曲明。它曾是一种广泛应用的食欲抑制剂,通过抑制神经末梢对5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等单胺类递质的再摄取,提高饱感,...

科普知识大全 科普达人

382次阅读 2025-04-29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偏低
一、什么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是一种运载胆固醇进入外周组织细胞的脂蛋白颗粒。它就像一辆“运输车”,将肝脏合成的胆固醇运送到身体各个部位。正常情况下,它在维持细胞的正常生理功...

科普知识大全 科普达人

340次阅读 2025-04-29

桥本甲状腺炎治疗
桥本甲状腺炎(Hashimotothyroiditis),又称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是一种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多数患者起病隐匿,发展缓慢,部分患者可能终身无需特殊治疗,而有些患者则可能出现甲...

科普知识大全 科普达人

699次阅读 2025-04-29

360减肥咖啡
在当今追求健康与美的时代,减肥产品层出不穷,360减肥咖啡便是其中之一。这款减肥咖啡声称具有独特的减肥功效,吸引了众多渴望瘦身人士的目光。宣传功效360减肥咖啡宣称其核心成分能够加速新陈代谢。通过刺激...

科普知识大全 科普达人

259次阅读 2025-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