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伏后,虽然迎来了秋季的第二个节气处暑,但白天依然会烈日炎炎,但清晨与夜晚已有了丝丝凉意。这种昼夜温差加大的季节交替之时,孩子的身体往往难以快速适应,感冒咳嗽、上火、腹泻等问题频频找上门。
孩子在换季时易生病,核心原因在于身体对天气转变的适应能力不足,加上家长预防措施不到位。其中,咳嗽是最常见且易反复的病症。因此,提前做好预防工作尤为关键。
饮食调理是预防的第一道防线,入秋后孩子的饮食结构需及时调整。夏季常吃的生冷食物,如冰饮、冰淇淋等,此时应尽量少吃。因为生冷食物会刺激脾胃,降低免疫力,成为疾病的诱因。若实在想吃,建议根据孩子的体质和天气变化少量食用。同时,辛辣刺激、油腻甜腻的食物也要严格控制,这类食物会助湿助热,加重孩子体内积热,让咳嗽有机可乘。
值得注意的是,孩子的咳嗽与脾胃健康密切相关。孩子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脾胃功能尚未完善,一旦饮食不当,就容易出现积食,进而引发咳嗽。因此,日常饮食要以清淡为主,多吃新鲜蔬果,既能补充维生素,又能缓解内热积食,从根源上减少咳嗽的发生。比如梨、冬瓜、萝卜等,都是清热润燥的佳品,适合这个季节给孩子食用。
若孩子已出现咳嗽症状,家长要学会科学应对。症状较轻时,无需急于用药,多喝温开水、保持室内湿度、保证充足休息即可。若咳嗽有痰,需先帮助排痰再考虑止咳。除了多喝水稀释痰液,还可以轻拍孩子背部促进痰液排出。必要时,可选用儿童专用祛痰止咳药,如易坦静氨溴特罗口服溶液,它能有效缓解急、慢性呼吸道疾病引起的咳嗽、痰液粘稠、排痰困难等症状。
此外,日常护理的细节也不能忽视。虽然白天仍热,但早晚温差大,需及时给孩子增减衣物,避免穿得过多或过少。尤其要注意腹部保暖,防止受凉引发腹泻。同时,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长时间处于空调房内,减少冷热交替对孩子身体的刺激。
处暑后的“秋老虎” 虽凶猛,但只要家长们重视饮食调理、做好日常防护、学会科学应对常见症状,就能让孩子少受疾病困扰,轻松迎接凉爽舒适的秋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