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合并阑尾炎是妊娠期常见的外科合并症之一。由于妊娠期间的生理变化,阑尾炎的临床表现可能不典型,诊断和处理也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若延误治疗,可能对孕妇和胎儿的健康造成严重影响。
妊娠合并阑尾炎的发病率与非孕期相似,约为 0.1% 2%。其发病特点受妊娠生理改变的影响,在妊娠不同时期表现各异。
解剖位置改变:随着妊娠子宫的增大,阑尾的位置逐渐向上、向外移位。妊娠早期,阑尾的位置与非孕期相似,位于右髂窝处;妊娠中期,阑尾可被增大的子宫推向外上方,位于髂嵴水平;妊娠晚期,阑尾可高达胆囊区。这种位置的改变使得阑尾炎的压痛部位也随之发生变化,增加了诊断的难度。
生理变化影响:妊娠期盆腔充血,阑尾也随之充血,炎症发展迅速,容易发生阑尾坏死、穿孔。同时,大网膜和小肠被增大的子宫推挤,难以包裹发炎的阑尾,导致炎症不易局限,容易扩散至整个腹腔,引起弥漫性腹膜炎。
妊娠早期:症状和体征与非孕期相似,主要表现为转移性右下腹痛,伴有恶心、呕吐、发热等。查体时,右下腹有压痛、反跳痛和肌紧张。
妊娠中晚期:由于阑尾位置的改变,腹痛部位可能不典型,压痛部位可随子宫增大而向上、向外移位。部分患者可能仅表现为右腰部疼痛,而无明显的右下腹痛。同时,由于子宫的遮挡,腹部体征可能不明显,反跳痛和肌紧张可能不典型。此外,妊娠中晚期的孕妇体温可能轻度升高,白细胞计数也会生理性升高,这些因素都增加了诊断的难度。
妊娠合并阑尾炎的诊断主要依靠病史、临床表现和辅助检查。详细询问病史,了解腹痛的起始部位、性质、程度和变化过程至关重要。对于有转移性右下腹痛的孕妇,应高度怀疑阑尾炎的可能。
辅助检查方面,血常规检查可发现白细胞计数升高,但需注意妊娠中晚期白细胞生理性升高的情况。超声检查是常用的辅助检查方法,可发现肿大的阑尾、阑尾周围积液等表现。对于诊断不明确的患者,必要时可进行磁共振成像(MRI)检查,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右侧卵巢囊肿蒂扭转:多有突发的一侧下腹部剧痛,常伴有恶心、呕吐。妇科检查可触及附件区肿物,超声检查有助于鉴别。
右侧输尿管结石:表现为突发的右腰部绞痛,可向下腹部放射,伴有血尿。尿常规检查可见大量红细胞,超声或 CT 检查可发现结石。
先兆早产:可出现下腹部阵发性疼痛,但一般无转移性右下腹痛,无明显的压痛和反跳痛。妇科检查可发现子宫有收缩,宫颈管缩短等表现。
手术治疗:一旦确诊为妊娠合并阑尾炎,应尽早手术治疗。手术治疗是妊娠合并阑尾炎的主要治疗方法,可避免阑尾穿孔、弥漫性腹膜炎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手术方式可根据孕妇的具体情况选择开腹手术或腹腔镜手术。腹腔镜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但在妊娠晚期,由于子宫增大,操作空间受限,可能增加手术难度和风险。
保守治疗:对于症状较轻、病程较短、不愿手术或有手术禁忌证的患者,可在严密观察下试行保守治疗。保守治疗主要包括禁食、胃肠减压、静脉补液、应用抗生素等。但保守治疗过程中,若病情加重,应及时手术治疗。
对孕妇的影响:若阑尾炎治疗不及时,发生阑尾穿孔、弥漫性腹膜炎,可导致感染性休克、脓毒血症等严重并发症,危及孕妇的生命安全。此外,手术治疗可能引起出血、感染等并发症,影响孕妇的身体恢复。
对胎儿的影响:妊娠早期手术可能引起流产;妊娠中晚期手术可能引起早产。此外,感染和毒素的刺激也可能影响胎儿的生长发育,导致胎儿窘迫、胎儿死亡等不良结局。
虽然妊娠合并阑尾炎难以完全预防,但孕妇可以通过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避免暴饮暴食,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保持大便通畅,减少肠道负担。同时,注意个人卫生,预防肠道感染,有助于降低阑尾炎的发生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