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宫手术,医学上又称为刮宫术,是妇产科常进行的一项重要操作。它在清除子宫内残留组织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
清宫手术最主要的目的是清理子宫腔内的残留组织。这些残留组织可能来自多种情况,比如人工流产或药物流产后,胚胎组织没有完全排出,残留在子宫内;自然流产发生不全流产时,部分妊娠物滞留在子宫腔;还有一些患者是因为葡萄胎等滋养细胞疾病,需要通过清宫手术及时清除病变组织,以防止疾病进一步发展和对身体造成更严重的损害。
1.术前准备:在进行清宫手术之前,患者需要接受全面的身体检查,包括妇科检查、B超检查,以确定子宫内残留组织的位置、大小和形态等情况,同时还要进行血常规、凝血功能、传染病筛查等一系列检查,评估患者的身体状况是否能够耐受手术。患者通常需要在术前禁食4 6小时,以避免手术过程中出现呕吐、误吸等情况。此外,医生会向患者详细说明手术过程、可能出现的风险及术后注意事项,确保患者充分了解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2.麻醉方式选择:清宫手术可在局部麻醉或全身麻醉下进行。局部麻醉一般是将麻醉药物注射在宫颈周围,减轻手术过程中宫颈扩张和刮宫时的疼痛。全身麻醉则是让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处于深度睡眠状态,感觉不到任何疼痛,整个手术过程患者处于无痛、舒适的状态,但全身麻醉需要专业的麻醉医生进行操作和全程监护。
3.手术操作:患者需躺在手术台上,取膀胱截石位,医生会对患者的外阴、阴道进行严格的消毒铺巾,然后用窥阴器撑开阴道,暴露宫颈。接着,医生会使用宫颈钳夹住宫颈前唇,固定宫颈,再用探针探测子宫的深度和方向。之后,使用扩宫棒依次扩张宫颈,使宫颈口达到合适的大小,以便能够顺利放入刮匙或吸引器。如果是使用刮匙,医生会将刮匙轻柔地放入子宫腔内,按照一定的顺序在子宫壁上轻轻刮动,将残留组织刮除;若是采用吸引器,则通过负压吸引的原理,将子宫内的残留组织吸出。在手术过程中,医生会密切注意操作的力度和深度,避免过度刮宫对子宫壁造成损伤。手术结束后,医生会再次用刮匙轻刮子宫壁,确保没有残留组织,同时检查刮出或吸出的组织量、形态等,并送病理检查,以明确病变性质。
1.出血:清宫手术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出血情况,这主要是由于手术对子宫内膜造成损伤,子宫收缩不良或者残留组织与子宫壁粘连紧密,在清除过程中引起血管破裂等原因导致。少量出血一般通过子宫收缩药物等处理可以得到控制,但如果出血较多,可能需要采取进一步的止血措施,如缝合止血、介入栓塞止血等,严重时甚至可能危及生命。
2.子宫穿孔:子宫穿孔是清宫手术较为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子宫穿孔的发生通常是因为手术操作不当,医生在刮宫过程中用力过猛,导致器械穿透子宫壁。如果穿孔较小,患者可能仅出现轻微腹痛,通过保守治疗,如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等,一般可以自行愈合;但如果穿孔较大,或者损伤到周围的血管、脏器等,则需要进行手术修补,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育功能。
3.感染:清宫手术后,由于子宫腔与外界相通,细菌容易逆行感染,引发子宫内膜炎、盆腔炎等。患者术后可能出现发热、腹痛、阴道分泌物增多且伴有异味等症状。如果感染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控制,可能会导致输卵管粘连、阻塞,进而影响日后的生育功能,增加宫外孕、不孕等风险。
4.宫腔粘连:清宫手术对子宫内膜造成损伤,如果术后子宫内膜修复不良,就容易发生宫腔粘连。宫腔粘连会导致月经量减少、闭经、周期性腹痛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月经周期和生育功能,治疗相对复杂,往往需要通过宫腔镜手术分离粘连,并配合药物治疗促进子宫内膜的修复。
1.休息与活动:术后患者需要充分休息,一般建议休息两周左右。在休息期间要避免剧烈运动和重体力劳动,但也无需绝对卧床,可以适当进行一些轻松的活动,如散步等,这样有助于促进子宫的恢复和恶露的排出。
2.饮食调理:术后饮食应注意营养均衡,多摄入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如瘦肉、鱼类、蛋类、新鲜蔬菜和水果等,以帮助身体恢复。同时,要避免食用辛辣、生冷、刺激性食物,戒烟戒酒。
3.个人卫生:保持外阴清洁至关重要,术后要勤换卫生巾和内裤,每天用温水清洗外阴,但要注意避免冲洗阴道,以免破坏阴道内的正常菌群平衡,增加感染的风险。在术后一个月内禁止性生活和盆浴,防止细菌进入子宫腔引起感染。
4.观察阴道出血情况:术后阴道会有少量出血,一般持续3 7天左右,出血量逐渐减少。如果阴道出血量超过月经量,或者出血时间延长,伴有腹痛、发热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排除子宫收缩不良、残留组织未清除干净或感染等情况。
5.按时复查:清宫手术后,患者需要按照医生的嘱咐按时进行复查,一般在术后一周左右进行B超检查,了解子宫内是否有残留组织以及子宫的恢复情况。如果术后出现异常情况,如阴道出血淋漓不尽、腹痛加重等,应随时复诊。
清宫手术虽然是一种常见的妇科手术,但患者在手术前后都需要给予足够的重视,遵循医生的指导,做好各方面的护理和保健工作,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身体尽快恢复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