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舌草(学名:Anchusa italica Retz.)是紫草科牛舌草属植物。
多年生草本,高可达1米。茎直立,单一或分枝,有开展的糙伏毛。基生叶和下部叶长圆形至倒披针形,长10 20厘米,宽2 4厘米,先端圆钝,基部渐狭成柄,两面有密糙伏毛;茎中部及上部叶无柄,较小,狭卵形或披针形。
花序顶生及腋生,花多数,密集呈头状,花后伸长呈总状;花萼裂片线形,长约6毫米,果期增大,长可达1厘米,外面有糙伏毛;花冠蓝色,喉部黄色,直径10 12毫米,筒部长约6毫米,裂片圆形,长约4毫米,开展;雄蕊着生喉部之下,花药长圆形,长约2毫米;花柱长约3毫米,柱头头状,2裂。小坚果长圆状卵形,长约5毫米,有明显的网状皱纹,腹面中部有短纵沟。
牛舌草常生长在山地林缘、草坡及溪边。它喜温暖湿润气候,较耐寒,对土壤要求不严,但在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中生长良好。
分布于中国新疆(天山及阿尔泰山)。蒙古、俄罗斯及欧洲也有分布。
牛舌草花色淡雅,蓝色的花朵清新秀丽,常作为园林观赏植物种植于花坛、花境边缘,增添自然野趣。其植株形态优美,与其他花卉搭配种植,能营造出色彩丰富、层次分明的景观效果。
在传统医学中,牛舌草也有一定的药用记载。其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等功效。不过,药用时应遵循专业医生的指导,不可随意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