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想在室内隔着玻璃享受阳光的温暖。那么,隔着玻璃晒太阳究竟有没有用呢?这需要从多个方面来分析。
晒太阳对人体有诸多好处,其中最主要的是帮助人体合成维生素D。皮肤中的7-脱氢胆固醇在紫外线B(UVB)的照射下,会转化为维生素D3 ,然后经过肝脏和肾脏的进一步羟化,最终成为具有活性的维生素D,帮助人体吸收钙、磷等矿物质,维持骨骼的健康发育和正常生理功能。此外,晒太阳还能改善情绪,阳光可以刺激大脑分泌血清素和多巴胺等神经递质,让人感到愉悦和放松,对预防和缓解季节性情感障碍等情绪问题有一定作用。
普通玻璃会对阳光中的紫外线产生不同程度的阻挡作用。一般来说,玻璃能够阻挡大部分紫外线B(UVB),但对紫外线A(UVA)的阻挡相对较少。这意味着,当我们隔着玻璃晒太阳时,皮肤接收的UVB量会大幅减少。前面提到,UVB是促进维生素D合成的关键因素,所以如果UVB被大量阻挡,通过晒太阳合成维生素D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
然而,虽然玻璃阻挡了大部分UVB,但UVA依然可以透过玻璃。UVA能深入皮肤真皮层,长期照射可能会导致皮肤老化,出现皱纹、松弛等问题,同时也增加了患皮肤癌的风险。所以,即使隔着玻璃,也不能毫无防护地长时间晒太阳,尤其是皮肤敏感人群更需要注意。
尽管隔着玻璃晒太阳在合成维生素D方面效果不佳,但它并非完全没有作用。晒太阳时感受到的温暖主要来自阳光中的红外线,玻璃对红外线的阻挡相对较小,所以在寒冷的天气里,隔着玻璃晒太阳能够让身体感受到温暖,促进血液循环,使人感到舒适。而且,对于一些只是想享受阳光氛围、放松心情的人来说,即使在室内隔着玻璃,看到阳光洒在身上,也能在一定程度上舒缓压力和焦虑,带来心理上的愉悦感。
综上所述,隔着玻璃晒太阳有一定作用,但与在户外直接晒太阳相比,在促进维生素D合成方面的效果明显减弱。如果希望通过晒太阳获得足够的维生素D,最好还是选择在合适的时间(如上午10点到下午4点之间,避开紫外线最强时段)到户外晒太阳,让皮肤直接接触阳光。但如果因为各种原因只能在室内,隔着玻璃晒太阳也能带来一些温暖和心理上的益处,不过要注意做好皮肤防护,避免UVA对皮肤造成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