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硝唑片,英文名称“Metronidazole Tablets”,主要成分为甲硝唑,其化学名称为2-甲基-5-硝基咪唑-1-乙醇。
1.抗厌氧菌感染:用于治疗由厌氧菌引起的多种感染性疾病。如腹腔感染,包括腹膜炎、腹腔脓肿等,这些感染常常是由于肠道内的厌氧菌在特定条件下侵入腹腔引发炎症。盆腔感染,像盆腔炎、子宫内膜炎等妇科疾病,很多时候也是厌氧菌感染所致。还有口腔感染,如牙龈炎、牙周炎等,甲硝唑片能有效抑制和杀灭口腔中的厌氧菌,缓解炎症。
2.抗滴虫感染:是治疗滴虫性阴道炎的常用药物。滴虫性阴道炎是由阴道毛滴虫引起的常见阴道炎,会导致阴道分泌物增多、异味、瘙痒等症状,甲硝唑片可以通过抑制滴虫的生长和繁殖来达到治疗目的。
3.抗阿米巴感染:对于阿米巴痢疾、阿米巴肝脓肿等阿米巴病有较好的疗效。它能够深入到感染部位,干扰阿米巴原虫的代谢过程,从而杀死阿米巴滋养体,控制病情发展。
甲硝唑片进入人体后,其分子结构中的硝基在无氧环境中能被厌氧菌细胞内的硝基还原酶还原成具有细胞毒性的氨基。这些还原产物可以与细菌的DNA结合,抑制DNA的合成,进而阻止细菌的生长、繁殖,最终导致细菌死亡。而对于需氧菌,由于其细胞内缺乏硝基还原酶,甲硝唑无法被激活,所以对需氧菌没有抗菌作用。
1.一般感染:口服给药,成人一次0.2 0.4g,一日3 4次。具体的剂量和疗程会根据感染的类型、严重程度以及患者的个体情况由医生来确定。
2.滴虫性阴道炎:可采用口服给药,一次0.2g,一日4次,疗程7日;也可同时配合阴道内局部用药,将甲硝唑栓剂或泡腾片放入阴道深处,增强治疗效果。
3.儿童用药:儿童使用甲硝唑片时,剂量需要根据体重进行计算,一般为每日按体重15 25mg/kg,分3 4次服用。同样,具体用量必须严格遵循医嘱。
1.胃肠道反应:较为常见,表现为恶心、呕吐、食欲不振、腹部绞痛等症状。这些反应通常在用药过程中出现,一般程度较轻,多数患者可以耐受。在停药后,胃肠道反应大多会逐渐减轻或消失。
2.神经系统反应:少数患者可能会出现头痛、眩晕、感觉异常、肢体麻木、共济失调等症状。如果出现这些神经系统的不良反应,应及时告知医生,医生可能会根据情况调整用药或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3.其他反应:部分患者可能出现皮疹、瘙痒等过敏反应,尿液颜色可能会变深,这是由于药物经肾脏排泄过程中导致尿液成分改变所致,一般停药后可恢复正常。
1. 对甲硝唑或吡咯类过敏患者禁用。因为过敏体质患者接触到相关过敏原后,可能会引发过敏反应,严重的过敏反应甚至会危及生命。
2. 有活动性中枢神经疾病和血液病患者禁用。甲硝唑可能会影响神经系统功能,对于患有活动性中枢神经疾病的患者,可能会加重病情;而血液病患者的血液系统本身就存在异常,甲硝唑可能会进一步干扰血液系统的正常功能。
3. 孕妇禁用。甲硝唑可透过胎盘,迅速进入胎儿循环,可能对胎儿的生长发育产生不良影响,为了确保胎儿的安全,孕妇禁止使用。
4. 饮酒者禁用。甲硝唑可抑制酒精的代谢,饮酒后可能导致体内乙醛蓄积,引起双硫仑样反应,表现为面部潮红、头痛、眩晕、心慌、气促、恶心、呕吐等症状,严重时甚至会危及生命。所以在使用甲硝唑片期间及停药后至少1周内应避免饮酒。
1.告知医生病史:在使用甲硝唑片之前,患者应向医生详细告知自己的病史,包括是否有肝脏疾病、肾脏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等,因为这些疾病可能会影响药物的代谢和疗效,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调整用药方案。
2.定期检查:长期或大剂量使用甲硝唑片的患者,需要定期进行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等检查,以便及时发现药物可能引起的不良反应,如血液系统异常、肝肾功能损害等。
3.药物相互作用:甲硝唑片与一些药物可能存在相互作用。例如,与华法林等抗凝药物合用,可能增强抗凝作用,增加出血风险;与苯妥英钠、苯巴比妥等肝药酶诱导剂合用,可能加快甲硝唑的代谢,降低其疗效。所以在使用甲硝唑片期间,如果需要同时使用其他药物,应先咨询医生或药师,避免药物相互作用带来的不良后果。
甲硝唑片是一种常用的抗菌药物,但在使用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循医生的指导,以确保用药安全、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