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达人 科普达人

医师

科普知识大全 全科

2025
03/05
11:39
贡献

别让血液“变浓”!这些危害你不可不知

血液,作为人体生命活动的 “运输大队长”,承担着将氧气、营养物质输送到全身各个组织和器官,同时又把代谢废物带回排出体外的重任 。正常情况下,血液在血管中畅行无阻,像灵动的溪流,维持着人体正常运转。然而,当血液粘稠时,情况就截然不同了。血液粘稠,医学上称为高粘稠血症,简单来说,就是血液变得过于浓稠,流动变得缓慢,就像河道里的水流因为泥沙淤积而流速减缓一样。

血液粘稠并非罕见问题,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和年龄的增长,越来越多的人受到它的困扰。在中老年人群中尤为常见,但近年来,由于年轻人生活作息不规律、饮食不健康等因素,血液粘稠也逐渐盯上了年轻人。那么,血液粘稠这个悄无声息的 “隐形杀手”,究竟会给我们的身体带来哪些危害呢?

心:生命发动机的危机

心脏,作为人体的 “生命发动机”,一刻不停地跳动,为全身输送血液。而血液粘稠对心脏的危害首当其冲。当血液变得粘稠,流速减缓,心脏就需要花费更大的力气来推动血液流动,这无疑大大增加了心脏的负担 。就像原本轻松推动小溪流水的水泵,突然要去推动浓稠的泥浆,其工作难度和压力可想而知。

更为严重的是,血液粘稠还会促使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血液中的脂质等物质更容易在血管壁上沉积,形成斑块,使冠状动脉管腔逐渐狭窄。这就如同水管内部生锈、结垢,导致水流通道变窄一样。一旦冠状动脉狭窄到一定程度,心肌供血就会不足。当人进行体力活动、情绪激动等导致心脏需氧量增加时,狭窄的冠状动脉无法提供足够的血液,就会引发心绞痛。患者会感到胸部压榨性疼痛,可放射至心前区、肩背部等,疼痛往往让患者痛苦不堪,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如果冠状动脉内的斑块破裂,还会引发急性血栓形成,使血管完全堵塞,导致心肌梗死。心肌梗死是极其危险的状况,大量心肌细胞因缺血而坏死,心脏的正常功能受到严重破坏。患者可能出现剧烈胸痛、大汗淋漓、呼吸困难等症状,若不及时救治,短时间内就可能危及生命。据统计,每年都有大量患者因心肌梗死离世,而血液粘稠在其中扮演了重要的 “帮凶” 角色。

长期的心肌缺血和心肌梗死,还会导致心脏逐渐扩大、心功能下降,进而引发心力衰竭。心力衰竭意味着心脏 “发动机” 的功能严重受损,无法满足身体正常的血液供应需求。患者会出现呼吸困难、乏力、水肿等症状,生活不能自理,生命质量急剧下降,5 年生存率甚至低于一些恶性肿瘤。在一些老年血液粘稠患者中,心力衰竭的发生率较高,严重威胁着他们的生命健康。

脑:思维与行动的 “指挥中心” 受威胁

大脑,作为人体的 “司令部”,对血液供应的要求极高。它仅占人体体重的 2% 左右,却消耗着全身 20% 的氧气和葡萄糖 。一旦血液出现粘稠问题,大脑就会首当其冲受到影响。血液粘稠使得血流速度减慢,大脑供血不足,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头晕。这种头晕不同于普通的头晕,它可能是持续性的,也可能在突然起身、转头等动作时加重,让人感觉昏昏沉沉,仿佛脑袋被一层迷雾笼罩,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效率。

除了头晕,血液粘稠还会引发头痛。头部的血管丰富,当血液粘稠导致血管内压力升高、血管痉挛或局部缺血时,就会刺激神经末梢,产生头痛症状。头痛的程度和部位因人而异,有的患者是整个头部胀痛,有的则是单侧头部跳痛,疼痛发作时,往往让人难以集中精力,甚至影响睡眠质量,长期饱受折磨。

随着血液粘稠对大脑影响的加剧,还可能导致思维迟钝、记忆力减退。大脑是思维和记忆的中枢,充足的血液供应能保证大脑细胞的正常代谢和功能。而血液粘稠时,大脑细胞得不到充足的氧气和营养物质,其功能就会受到抑制 。就像电脑的运行速度因硬件性能不足而变慢一样,患者会发现自己思考问题变得困难,反应速度下降,原本熟悉的事情也容易忘记,对学习和工作造成极大困扰,尤其是对于从事脑力劳动的人群来说,这种影响更为明显。

更为严重的是,血液粘稠会显著增加脑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其中最危险的就是脑梗死。血液粘稠容易导致颅内动脉狭窄,血管壁上还可能形成血栓 。一旦血栓脱落,随血流进入脑血管,就会堵塞血管,使局部脑组织因缺血、缺氧而坏死,引发脑梗死。脑梗死发病急骤,患者可能突然出现单侧肢体乏力、麻木,无法正常活动,言语不清,甚至不能理解他人话语,还会伴有呕吐、意识障碍等症状。如果救治不及时,会留下严重的后遗症,如偏瘫、失语、认知障碍等,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据统计,我国每年新发脑梗死患者达数百万,其中相当一部分与血液粘稠密切相关 。

肠:消化系统的 “麻烦制造者”

肠道,作为人体消化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消化食物、吸收营养和排出废物的重任。正常情况下,肠道动脉为其提供充足的血液供应,保障肠道各项功能的顺利进行。然而,当血液变得粘稠时,肠道也难以幸免,成为了血液粘稠危害的 “受害者”。

血液粘稠会导致肠道动脉粥样硬化,这是一个逐渐发展的过程。血液中的脂质等物质在肠道动脉壁上逐渐沉积,使动脉管壁增厚、变硬,管腔逐渐狭窄。就像水管内部被污垢堵塞,水流越来越小。随着肠道动脉粥样硬化的加重,肠道的血液供应严重不足,影响肠道正常的消化和吸收功能 。患者可能会出现消化不良、食欲不振、腹胀等症状,吃进去的食物不能被充分消化和吸收,营养物质无法有效进入身体,导致身体逐渐虚弱,免疫力下降。

更为严重的是,血液粘稠还可能引发肠道动脉血栓形成,导致血管闭塞。一旦肠道动脉闭塞,肠道组织因缺血而迅速坏死,引发剧烈腹痛。这种腹痛往往难以忍受,呈持续性发作,还会伴有恶心、呕吐、血便等症状 。血便的出现是因为肠道黏膜缺血坏死,导致出血,血液随粪便排出体外。如果不及时治疗,肠道坏死范围会进一步扩大,引发感染性休克等严重并发症,危及生命。在一些老年血液粘稠患者中,肠道血管病变的发生率较高,由于老年人肠道功能本身就有所衰退,再加上血液粘稠的影响,肠道健康面临更大的威胁 。

下肢:行走的困扰与隐患

下肢,是我们日常活动的重要支撑,而血液粘稠却给它带来了诸多困扰和隐患。血液粘稠时,下肢动脉首当其冲受到影响,容易出现狭窄、闭塞的情况。这就如同道路被障碍物堵塞,车辆无法顺畅通行一样,下肢的血液供应受到阻碍,导致一系列不适症状的出现 。

下肢发麻、冰凉是血液粘稠导致下肢动脉病变的常见症状。当血液流速减慢,下肢组织得不到充足的血液滋养,神经传导功能就会受到影响,从而出现麻木感。同时,由于血液无法有效地将热量带到下肢,患者会明显感觉到下肢发凉,即使在温暖的环境中,双脚、小腿等部位也总是冷冰冰的,仿佛被一层寒意笼罩。在寒冷的季节,这种症状会更加明显,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舒适度。

间歇性跛行也是血液粘稠危害下肢健康的典型表现。患者在行走一段距离后,下肢会出现疼痛、酸胀、乏力等不适症状,迫使他们不得不停下休息。休息片刻后,症状会有所缓解,但再次行走相同距离或更短距离时,症状又会再次出现,如此反复。这是因为在行走过程中,下肢肌肉的需氧量增加,而血液粘稠导致供血不足,无法满足肌肉的需求,从而引发疼痛。间歇性跛行不仅限制了患者的活动范围,降低了生活质量,还预示着下肢血管病变在逐渐加重,如果不及时治疗,病情会进一步恶化 。

更为严重的是,血液粘稠若得不到有效控制,下肢动脉长期严重缺血,会导致组织坏死,引发坏疽。坏疽是一种极其严重的情况,患者的下肢皮肤会出现发黑、溃疡、腐烂等症状,散发着难闻的气味,疼痛难忍。坏疽不仅会给患者带来巨大的身体痛苦,还可能引发感染,细菌通过血液循环扩散到全身,导致败血症等严重并发症,危及生命。一旦发展到坏疽阶段,往往需要进行截肢手术来挽救生命,这对患者的身体和心理都是沉重的打击,许多患者因此失去了正常的生活能力,生活陷入困境 。

早察觉早预防,让血液畅流无阻

血液粘稠带来的危害不容小觑,它就像一颗隐藏在身体里的定时炸弹,随时可能引发严重的健康危机。从心脏到大脑,从肠道到下肢,身体的各个重要部位都可能受到血液粘稠的侵害,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巨大的痛苦和不便 。

因此,早发现早干预至关重要。日常生活中,我们要留意身体发出的信号,如经常头晕、头痛、手脚麻木、视力模糊等,一旦出现这些异常,应及时就医检查,了解血液粘稠情况。同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是预防血液粘稠的关键。在饮食上,要遵循低脂、低糖、高纤维的原则,减少动物内脏、油炸食品等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的摄入,多吃蔬菜、水果、全谷物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 。像芹菜、西兰花、苹果、燕麦等都是不错的选择,它们能帮助降低血脂,清理血管。此外,每天要保证充足的水分摄入,一般建议不少于 1500 - 2000 毫升,多喝水可以稀释血液,促进血液循环,让血液流动更加顺畅 。

运动锻炼也必不可少,每周应进行至少 150 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骑自行车等。运动能够加速新陈代谢,促进脂肪燃烧,降低血液中的脂质含量,增强血管弹性,使血液流通更顺畅 。对于工作忙碌的上班族来说,也可以利用碎片时间进行简单的运动,如步行上下楼梯、做办公室操等。同时,要尽量避免久坐,定时起身活动,促进下肢血液循环 。

规律的作息同样重要,熬夜会打乱身体的生物钟,影响新陈代谢,导致内分泌失调,进而加重血液粘稠 。我们应保证每天有 7 - 8 小时的充足睡眠,让身体得到充分的休息和恢复。还要学会调节情绪,避免长期处于紧张、焦虑、压力过大的状态,因为不良情绪会导致血压升高,影响血液流动,增加血液粘稠的风险 。

让我们从现在开始,关注血液健康,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预防血液粘稠,让血液在血管中畅流无阻,守护我们的身体健康 。


相关文章

哪些食物可以改善视力 这些你准备了吗?
​如今大家办公使用的都是电脑,会经常的使用电脑,对于一部分的技术人员来说,每天接触电脑的时间都是非常的长,对于这些问题大家应该怎么做,如何做好视力的保护工作呢?很多人群,普遍存在用眼过度的情况,这个时候就会出现眼干等问题,该怎么样预防呢?这些食物你吃了吗?...

科普知识大全 科普达人

7024次阅读 2019-08-02

记忆力出现下降有哪些原因 吃什么可以改善
​记忆力的问题,对于老人来说还是比较多的,只是如今大家在年轻人的生活中出现的概率在增加,大家就会开始担心这些问题。那么大家对于这种情况有什么了解?记忆力减退的原因是什么?主要的原因会有哪些?吃什么可以改善呢?...

科普知识大全 科普达人

3652次阅读 2019-08-01

男人夏季多吃西瓜的好处有哪些
​西瓜在夏季是当季的水果,也是大家喜欢吃的一种常见水果。瓜肉甜腻还可口,对于这几日的高温还会有降温解暑的作用。西瓜可以为男性提供丰富的重要营养素和健康益处,那么,男性多吃的好处会有哪些呢?下面大家就和小编一起了解下吧。...

科普知识大全 科普达人

3043次阅读 2019-08-01

为什么夏季适合吃姜 好处有哪些
​生姜在我们生活中,其实作用还是很大的,也是很多人比较喜欢吃的一种养生食物。可以继续拧醋泡生姜,也可以是腌制生姜吃,或者是放在菜里面吃。对于生姜可以养生的说法是很多的,那么,生姜为什么是适合夏季吃呢?好处是哪些?一起了解下吧。...

科普知识大全 科普达人

5127次阅读 2019-07-26

美容养生汤
在追求美丽与健康的道路上,美容养生汤无疑是一种既美味又有效的选择。它们以天然的食材为原料,通过精心熬制,释放出丰富的营养成分,为我们的身体注入活力,让肌肤焕发光彩。以下为您介绍几款经典的美容养生汤。红...

科普知识大全 科普达人

140次阅读 2025-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