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光眼是一组以特征性视神经萎缩和视野缺损为共同特征的疾病,病理性眼压增高是其主要危险因素。眼压升高会对视神经造成损害,导致视力下降、视野缺损,严重时可致失明。
一、青光眼的类型
原发性青光眼:又分为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和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发病隐匿,进展缓慢,早期常无明显症状,不易察觉;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则发病较急,患者可能突然出现眼痛、头痛、视力急剧下降等症状。
继发性青光眼:由其他眼部疾病或全身疾病引起,如眼外伤、葡萄膜炎、糖尿病等,这些疾病破坏了眼部正常的房水循环,导致眼压升高。
先天性青光眼:由于胚胎发育异常,房角结构先天异常,导致房水排出受阻,眼压升高。患儿常表现为畏光、流泪、眼睑痉挛等。
二、青光眼的成因
眼压升高:房水循环障碍是导致眼压升高的主要原因。当房水生成过多或排出受阻时,眼内液体增多,眼压就会升高。
遗传因素:青光眼具有一定的遗传倾向,家族中有青光眼患者的人,发病风险相对较高。
年龄:随着年龄增长,眼部组织功能逐渐衰退,青光眼的发病几率也会增加。
其他因素:高度近视、远视、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也与青光眼的发生有关。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眼部外伤等也可能诱发青光眼。
三、青光眼的症状
急性发作症状:突然出现剧烈眼痛、头痛、视力骤降,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这是由于眼压急剧升高,刺激眼部神经及周围组织引起的。
慢性症状:早期可能仅表现为视力模糊、眼胀、虹视(看灯光周围有彩色光环)等,随着病情发展,视野逐渐缩小,最终导致管状视野,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四、青光眼的诊断
眼压测量:通过眼压计测量眼压,正常眼压范围一般在 10 - 21mmHg 之间,但眼压不是诊断青光眼的唯一标准,有些患者眼压虽在正常范围,却可能因视神经对眼压耐受性差而患青光眼。
眼底检查:观察视神经乳头的形态、颜色、杯盘比等,判断视神经是否受损。
视野检查:检测视野缺损情况,这是诊断青光眼及评估病情进展的重要依据。
房角镜检查:了解房角的开放或关闭状态,有助于判断青光眼的类型。
五、青光眼的治疗
药物治疗:通过使用降眼压药物,如 β - 受体阻滞剂、碳酸酐酶抑制剂、前列腺素类药物等,减少房水生成或促进房水排出,降低眼压。
激光治疗:包括激光周边虹膜切除术、选择性激光小梁成形术等,可改善房水引流,降低眼压。
手术治疗:对于药物和激光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可考虑手术治疗,如小梁切除术、引流装置植入术等,以建立新的房水引流通道,控制眼压。
六、青光眼的预防
定期眼部检查:尤其是有青光眼家族史、高度近视、糖尿病等高危人群,应定期进行全面的眼部检查,以便早期发现、早期治疗。
保持良好生活习惯:避免长时间在暗环境下用眼,保持充足睡眠,避免情绪波动过大,这些都有助于维持眼部正常的生理功能。
合理用眼:控制用眼时间,注意用眼卫生,避免过度疲劳。
控制基础疾病:积极治疗糖尿病、高血压等全身性疾病,减少对眼部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