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达人 科普达人

医师

科普知识大全 全科

2025
01/15
17:41
贡献

甲流:了解、应对与防护全攻略

甲流,即甲型流感,是由甲型流感病毒引发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这种病毒如同一个 “善变的杀手”,具有极强的传染性与变异性 。其病毒颗粒呈球形或杆状,直径在 80-120nm 之间,属单链负链 RNA 病毒,藏身于正黏液病毒科。依据病毒颗粒表面的血凝素(HA)和神经氨酸酶(NA)的蛋白结构与基因特性,可细分为诸多亚型,像 H1N1、H3N2 等,其中 H1N1 和 H3N2 亚型常引发季节性流感流行。

甲流病毒传播起来毫不费力,传播途径极为广泛。患者咳嗽、打喷嚏时喷出的飞沫,恰似 “病毒子弹”,一旦被他人吸入,就极易中招;直接或间接接触患者的口腔、鼻腔、眼睛等黏膜,也可能被病毒 “盯上”;甚至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品,病毒也会趁机 “溜” 进人体。甲流患者和无症状感染者都是可怕的传染源,从潜伏期末到急性期,患者呼吸道分泌物中源源不断地排出病毒,普通人排毒时间能持续 3-7 天,儿童、免疫力低下者以及重症患者的排毒时间会更长。并且,几乎所有人对甲流病毒都没有天然的抵抗力,普遍易感。

一、甲流来袭有征兆

(一)典型症状早知道

当甲流病毒悄然入侵人体,一系列典型症状便会接踵而至。发热往往是首当其冲的信号,多数患者体温会如火箭般迅速蹿升至 39℃以上,甚至在部分重症患者身上,体温能突破 40℃大关。这种高热状态犹如一场持久的 “火焰风暴”,通常会持续 3 - 5 天 ,退烧药有时也只能起到短暂缓解的作用,药效一过,体温便又 “卷土重来”。

咳嗽也是甲流的常见 “代言人”,多以干咳为主,好似喉咙里有只无形的小手在不断挠动,让人咳个不停。咳嗽程度较为剧烈,严重时,患者每一次呼吸都伴随着胸腔的震动,仿佛肺部在用力 “抗议” 病毒的侵害。

咽痛同样是甲流的显著症状之一。患者会感觉喉咙仿佛被砂纸摩擦过,吞咽口水时,那种刺痛感就像有一根细针在扎,严重影响进食。哪怕是喝一口温水,都可能引发一阵疼痛。而在说话时,为了减轻疼痛,患者往往会不自觉地压低声音、放慢语速,声音也变得沙哑、低沉。

此外,头痛、全身酸痛、乏力等流感样症状也会 “组团来袭”。头痛时,脑袋仿佛被紧箍咒束缚,一跳一跳地疼,让人无法集中精力。全身酸痛更是让患者感觉仿佛每个关节、每块肌肉都在 “闹罢工”,稍微动一下就酸痛难忍,只能虚弱地躺在床上。乏力感如影随形,患者会觉得自己的身体像被抽干了力气,连抬手、翻身这样简单的动作都变得异常艰难。

(二)特殊表现需留意

在甲流的侵袭下,部分患者还会出现一些特殊表现,尤其是消化系统症状,在儿童群体中尤为常见。不少孩子患病后,会频繁呕吐,吃进去的食物还没来得及消化,就被一股脑儿吐了出来。腹泻也时常相伴,一天可能要跑好几趟厕所,大便稀溏不成形,这不仅让孩子身体虚弱,还可能导致脱水等严重后果。

而对于少数病情严重的患者,情况则更为危急。呼吸困难会如恶魔般缠上他们,患者感觉呼吸像被一层厚厚的屏障阻挡,每一次吸气都要费尽全身力气,甚至需要借助辅助呼吸肌才能勉强维持呼吸。胸痛也随之而来,胸部仿佛被重锤猛击,那种剧烈的疼痛让患者难以忍受,还可能伴有胸闷、气促等症状,仿佛生命随时都受到威胁。 这些特殊表现都是甲流病毒在体内肆虐的信号,一旦出现,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及时就医刻不容缓。

二、传播途径要警惕

(一)飞沫传播风险高

在日常生活中,飞沫传播是甲流病毒最主要的传播方式之一,且具有极高的风险。甲流患者和无症状携带者就如同行走的 “病毒发射源”,当他们咳嗽、打喷嚏,甚至大声说话时,数以万计的病毒便会随着飞沫一同被喷射到空气中。这些飞沫大小不一,较大的飞沫可能会迅速沉降到地面,但较小的飞沫能够在空气中长时间悬浮,形成气溶胶 。

想象一下,在一个封闭且人员密集的空间里,比如教室、办公室、公交车厢等,一旦有甲流患者或无症状携带者,他们通过上述方式排出的病毒飞沫就会在空气中弥漫开来。周围的人只要正常呼吸,就极有可能将含有病毒的飞沫吸入呼吸道,从而被感染。据研究表明,在这样的环境中,与患者近距离接触(1 - 2 米范围内),感染风险会大幅增加。而且,病毒在飞沫中的存活时间因环境而异,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可存活数小时之久,这无疑进一步加大了传播的风险。

(二)接触传播防不慎

除了飞沫传播,接触传播也是甲流病毒不容忽视的传播途径,分为直接接触和间接接触两种方式。直接接触传播,指的是当健康人的眼睛、鼻腔、口腔黏膜等部位直接接触到甲流患者或无症状携带者的这些部位时,病毒便可能趁机而入。比如,与患者面对面交谈时,患者的飞沫不慎溅入健康人的眼睛里;或者在照顾患者时,未做好防护措施,直接用手触摸患者的口腔、鼻腔等,都可能导致病毒传播。

间接接触传播则更为隐蔽,也更容易被人们忽视。当甲流患者或无症状携带者接触过物品后,病毒就会残留在这些物品表面,如门把手、电梯按钮、桌椅、餐具、毛巾等。健康人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接触到这些被污染的物品,再用接触过污染物品的手触摸自己的眼睛、鼻腔、口腔黏膜,病毒就会借此机会侵入人体。例如,在公共场所,人们频繁接触各种公共设施,若此前有甲流病毒携带者触碰过,且未及时进行消毒,后续接触者就存在被感染的风险。有研究发现,甲流病毒在光滑的物体表面,如不锈钢、塑料等,可存活数小时甚至数天,这使得间接接触传播的风险大大增加。

三、高发季节巧防护

(一)冬春交替需注意

甲流的高发期如同季节的 “潜伏杀手”,常常隐匿在每年 11 月至次年 2 - 3 月这个时段。这一时期,气温如同坐过山车般起伏不定,寒冷与温暖交织碰撞,为甲流病毒的滋生与传播营造了 “温床”。在北方,凛冽的寒风裹挟着低温,使得人们更倾向于聚集在温暖的室内,狭小的空间里,人群密度增大,空气流通不畅,病毒便有了更多 “串门” 的机会,11 月就可能早早拉开甲流流行的序幕,一直持续到次年 3、4 月才逐渐 “退场”。

而南方地区,因气候相对温和,流行时间也有所不同。冬季的脚步来得稍慢,甲流流行高峰往往在 12 月甚至次年 1 月才缓缓到来。更特殊的是,在次年夏季,受气温、湿度等因素影响,南方有时还会出现一次小规模的甲流流行。这就如同一场不定期的 “病毒小插曲”,让人们防不胜防。在甲流高发的冬春交替之际,无论是南方还是北方,人们都如同置身于 “病毒包围圈” 中,稍不留意,就可能被甲流病毒 “盯上”。因此,了解这一季节特点,提前做好防护,成为抵御甲流的关键。

(二)防护措施全方位

接种流感疫苗堪称预防甲流的 “最强护盾”。每年 9 - 10 月,就如同为身体筑牢防线的 “黄金时期”,此时接种流感疫苗,经过一段时间,身体便能产生强大的抗体,如同训练有素的 “免疫士兵”,时刻准备抵御甲流病毒的侵袭。这些抗体能够精准识别并 “攻击” 进入体内的甲流病毒,大大降低感染风险。即便不幸感染,症状也会相对减轻,病程也会明显缩短。尤其是儿童、老年人、孕妇以及患有慢性疾病等免疫力较弱的人群,更应毫不犹豫地接种疫苗,为自己的健康加上一道 “安全锁”。

在日常生活中,勤洗手则是最基础且有效的防护手段。双手就像身体的 “病毒搬运工”,在不经意间可能沾染各种病菌。我们应养成良好的洗手习惯,在饭前便后、接触公共物品后,用肥皂或洗手液,按照 “七步洗手法”,仔细揉搓双手的每一个部位,包括手心、手背、手指缝、指甲缝等,持续时间不少于 20 秒,这样才能将手上的病毒 “赶尽杀绝”。

戴口罩也是必不可少的防护 “神器”。在人员密集的场所,如商场、车站、医院等,口罩就像一道坚固的 “病毒屏障”,能够有效阻挡飞沫传播,降低感染风险。选择口罩时,医用外科口罩或 N95 口罩都是不错的选择。佩戴口罩时,要确保口罩与面部紧密贴合,不留一丝缝隙,让病毒无机可乘。

减少前往人群聚集的场所,是避免与病毒 “正面交锋” 的明智之举。在这些地方,人员复杂,一旦有甲流患者或无症状携带者,病毒便会迅速扩散。如果必须前往,务必保持安全社交距离,与他人至少保持 1 米以上的距离,尽量减少与他人的近距离接触。

保持室内通风良好,就如同给房间换上清新的 “空气铠甲”。每天定时开窗通风,让新鲜空气源源不断地涌入室内,将可能存在的病毒 “吹” 出窗外。一般来说,每天通风 2 - 3 次,每次通风时间不少于 30 分钟为宜。哪怕在寒冷的冬天,也不要因为怕冷而紧闭门窗,适当通风对健康至关重要。

四、科学治疗助康复

(一)药物治疗有讲究

当甲流病毒入侵人体,引发一系列不适症状时,药物治疗便成为对抗甲流的重要手段。在众多药物中,退热药物如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堪称缓解高热症状的 “得力干将”。布洛芬一般每 4 - 6 小时服用一次,每次用量根据年龄和体重有所不同,成人通常为 200 - 400mg ,一天用量不超过 1200mg。对乙酰氨基酚则可每 4 小时服用一次,成人每次用量为 325 - 650mg,24 小时内用量不超过 4g。使用这两种药物时,务必严格遵循医嘱和药品说明书,过量服用可能会对肝脏等器官造成损害。

若是咳嗽症状较为严重,右美沙芬、可待因等止咳药物便能发挥作用。右美沙芬是一种中枢性镇咳药,能有效抑制咳嗽中枢,从而缓解咳嗽症状。不同剂型的右美沙芬用法用量各异,以口服溶液为例,成人一次用量通常为 10 - 20ml,一日 3 - 4 次。可待因虽止咳效果显著,但因其具有成瘾性,需严格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一般用于剧烈干咳且无痰的患者,成人常用剂量为一次 15 - 30mg,一日 3 次。

而针对甲流病毒本身,抗病毒药物奥司他韦是关键 “武器”。奥司他韦的最佳服用时间是在流感症状出现后的 48 小时内,此时病毒还未大规模扩散,药物能最大程度发挥作用,抑制病毒复制。该药可与食物同服或分开服用,成人每次服用 75mg,每日 2 次,疗程为 5 天。1 岁及 1 岁以上儿童的剂量需根据体重计算,同样需遵医嘱按时服用。需要注意的是,奥司他韦可能会引起恶心、呕吐等胃肠道不适症状,不过通常较为轻微。

(二)一般措施不可少

除了药物治疗,一些一般措施同样对甲流康复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一旦确诊甲流,隔离休息便是首要任务。患者应尽量单独居住在一个通风良好的房间,避免与他人密切接触,防止病毒传播给家人和朋友。充足的休息如同给身体充电,能让免疫系统得到恢复和增强,更好地对抗病毒。每天保证 7 - 8 小时的高质量睡眠,有助于身体机能的修复。

合理饮食也是康复的关键。甲流患者应选择清淡、易消化且富含营养的食物,如米粥、面条、鸡蛋羹等,这些食物既能为身体提供能量,又不会给肠胃造成太大负担。同时,要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像橙子、苹果、菠菜等,它们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有助于提高免疫力。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如辣椒、油炸食品等,以免加重肠胃不适。

适当运动也不容忽视,但要注意运动强度和方式。在病情缓解期,患者可进行一些轻度的运动,如室内散步、简单的瑜伽拉伸等,每次运动时间不宜过长,15 - 20 分钟左右即可。运动能促进血液循环,增强身体的新陈代谢,有助于身体恢复。但要避免剧烈运动,以免过度消耗体力,影响康复。

对于部分出现呼吸困难症状的患者,氧气吸入则成为必要的治疗措施。通过吸氧,能提高血液中的氧含量,缓解身体缺氧的状况,减轻呼吸困难带来的不适。吸氧的流量和时间需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由医生进行调整和指导。 这些一般措施看似简单,却能在甲流康复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与药物治疗相辅相成,共同助力患者恢复健康。


相关文章

忽冷忽热引发支气管炎怎么办 试试这些食疗的功效
​季节是会出现交替,这期间出现的温差变化,大家应该注意做好预防,注意保暖和着凉,这些都是要注意的。这期间爱很容易受到病毒和细菌的侵扰,不注 意预防和护理,感冒咳嗽,就会引发支气管炎。那么,对于支气管炎的问题,可以通过食疗的方法,这样对大家的健康来说都是很不错的。对于严重的咳嗽 问题,大家会出现夜不能...

科普知识大全 科普达人

2785次阅读 2019-07-31

长春治疗哮喘
长春治疗哮喘哮喘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炎症性气道疾病,在长春,有众多医疗资源可用于哮喘的治疗。长春知名医院吉林大学第一医院:作为吉林省规模较大且综合实力强劲的医院,其呼吸内科汇聚了一批经验丰富的专家。他们运...

科普知识大全 科普达人

263次阅读 2025-04-28

36.8度体温正常吗?
36.8度的体温是正常的。...

科普知识大全 科普达人

552次阅读 2025-04-27

怎样保护呼吸器官
呼吸器官对于我们的生命至关重要,以下是一些保护呼吸器官的有效方法:保持空气清新注意室内通风:每天应定时打开窗户通风换气,让新鲜空气进入室内,排出污浊的空气。尤其是在卧室、办公室等长时间停留的空间,良好...

科普知识大全 科普达人

277次阅读 2025-04-21

发烧38度怎么办
当体温达到38度时,属于中度发热,以下是一些应对方法:物理降温:湿毛巾敷额头:用干净的湿毛巾敷在额头部位,每1520分钟更换一次,通过水分蒸发带走热量,帮助降低体温。温水擦浴:用32℃34℃的温水浸湿...

科普知识大全 科普达人

250次阅读 2025-0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