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达人 科普达人

医师

科普知识大全 全科

2019
12/18
14:17
贡献

近视能不能恢复正常 这几个谣言千万不要相信

由于不良的用眼习惯,以及大量的电子产品问世,现在人患上近视的几率越来越大。有些人从小就带眼镜,但是长大以后却渴望摘掉眼镜,其实近视虽然是一种常见的眼科疾病,但是目前并不能完全根治,所以一些广告打的治愈近视的说法,完全就是一种误导,是信不得的。

近视的误区有哪些?

1、近视可恢复到正常

近视作为一种常见的眼科疾病,在临床上可以分为两种类型,分别是真性和假性的。假性近视可以恢复到正常,但是真相近视是一不可逆的过程。在正常情况下眼轴是在24毫米左右,近视眼的人群眼轴明显延长,每增长一毫米度数就会增加300度左右。一旦患上了近视,必须选择正规的医院,科学规范的眼光并且佩戴眼镜来矫正视力。若是不喜欢戴眼镜的话,可以选择正规的医院,通过屈光手术的方式来矫正近视眼问题。

2、低度近视的人群不需要戴上眼镜

如果个人的近视度数比较低的话,不佩戴眼镜是不可取的行为。一部分低度数的人群担心戴上眼镜之后会让近视越来越严重,其实这是谬论。近视度数加深预防和眼睛没有任何关系,不良的用眼习惯是加深近视的主要因素。戴上合适的眼镜,不仅能让人们看东西更加清晰,同时减慢了近视发展的速度。当孩子的近视超过100度时必须要戴上眼镜。成年人即使在300度以下,如果不需要做清晰工作或者开车的话不需要戴眼镜。

3、近视人群不用担心老花眼

近视的人患上老花眼的年纪会大一点,但并不意味着不会患老花眼。不管视力正常与否,每个人都逃脱不了老花眼,这属于自然规律,也是正常的生理现象。40岁之后晶状体会慢慢的变得硬化,而且弹性明显降低,下降了其调节能力,不能看清楚近处的东西。近视眼和老花眼是完全不同的疾病,高度近视的人群必须要佩戴两副眼镜。

4、不戴眼镜度数就会降低

降低眼睛的度数,通过不戴眼镜的做法是行不通的。对于长时间佩戴眼镜的人群来说突然的摘掉眼镜,会升高裸眼的视力,这主要和大脑中枢神经有关。因为大脑是中枢神经已经适应了模糊的图像,处理图像能力明显提高,突然摘掉眼镜确实能短暂性的提升视力,但是近视度数并不会发生改变。为了能让人们看得更加清楚,睫状肌会不断的进行调节,加重了视力疲劳感。高度近视的人群必须要长时间戴眼镜来减轻眼睛的疲劳。

5、戴眼镜会引起眼睛变形

眼睛变形和戴眼镜其实并没有关系,近视的患者眼睛变形,是由于疾病本身引起的。另外近视眼镜属于凹透镜,减少了视觉效果,所以戴上眼镜时可以看出眼睛缩小,把眼镜摘下来时眼睛会变大。

不同的人近视的度数不一样,所以佩戴的眼镜也不一样,对于低度近视的人群而言,为了避免近视度数增加,也是需要佩戴近视镜的。不戴眼镜度数并不会降低,反而有可能会出现眯眼等不良的用眼习惯。近视患者需要注意养成科学的用眼习惯,同时可以接受激光等比较先进的治疗方法。


相关文章

儿童想要保护眼睛吃哪些食物 日常儿童该怎么样远离近视
​儿童眼睛的视力问题,也是现在很多家长需要注意做好的事情,因为孩子小,现在的电子产品有很多,注意孩子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这些也是保护孩子视力的一方面。孩子近视对孩子的生长发育具有很大的影响,所以预防孩子近视的问题是非常重要的。那么,儿童吃什么好可以预防近视,有哪些方法可以保护眼睛的视力呢?...

科普知识大全 科普达人

4413次阅读 2019-08-02

固本明目颗粒——高原之光点亮视界
白内障对中年人的生活影响是多方面的。首先,视力模糊会导致阅读困难,影响工作和日常事务处理;其次,夜间视力下降和眩光敏感使驾驶变得危险;再者,色彩辨识度降低影响生活质量。这些变化还可能引发焦虑和社交退缩,因为看不清他人表情会影响正常交流。早期干预和适当调整生活方式对减缓影响至关重要...

科普知识大全 科普达人

4660次阅读 2025-06-19

近视眼可以治好
近视眼可以治好在当今社会,近视眼已经成为了一个非常普遍的问题,影响着各个年龄段的人群。然而,很多人会问:近视眼真的可以治好吗?答案是肯定的,目前有多种方法可以有效地治疗近视眼,帮助患者恢复清晰的视力。...

科普知识大全 科普达人

171次阅读 2025-06-16

近视是怎样形成的
近视是怎样形成的近视是一种常见的视力问题,它的形成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主要可分为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遗传因素遗传在近视的发生中起着重要作用。如果父母双方都患有高度近视,那么他们的子女患近视的概...

科普知识大全 科普达人

197次阅读 2025-06-16

眼药水怎么滴
滴眼药水是一项需要掌握正确方法的操作,以确保眼药水能有效发挥作用,同时减少不适感。以下是详细的滴眼药水步骤:1.准备工作洗净双手:在滴眼药水之前,务必用肥皂和流动水彻底洗净双手,以防止细菌随手指接触眼...

科普知识大全 科普达人

447次阅读 2025-04-30